美文网首页
传统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六--2手阳明大肠经

传统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六--2手阳明大肠经

作者: 开心农夫天意 | 来源:发表于2021-10-05 08:06 被阅读0次

    (二)大肠与手阳明经

    大肠在腹部空回肠的周围,是传导之官,主排泄糟粕,主津。手阳明经属大肠,络肺。所以大肠和肺相表里。

    1、大肠的解剖及生理

    (1)大肠的解剖:大肠是消化道的最后一部分。它的上口和小肠相连接,交接处为阑门。下段是广肠(也称直肠),广肠的下端开口处是肛门,中医学称它为魄门。这些就是古代解剖学对大肠的认识。

    (2)大肠的生理:大肠的生理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大肠主传化糟粕。大肠为传导之官,主大便,这就是说大肠把小肠传来的糟粕,变化成粪便,排泄到体外。所以《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大肠之所以能够传导糟粕,排泄粪便,是在燥化的作用下完成的。

    那什么是燥化作用呢?

    燥化作用是指大肠的热力,有温化、干燥水湿的作用,促进和吸收小肠传过来的糟粕中的水液部分,使糟粕形成条样粪便。燥化作用一方面使大肠的气机能够推动粪便下行,一方面使大肠内的水湿不致于太过,从而保持大肠内一定的水液,以濡润肠道。如果燥化作用减弱,可以表现为无力推动大便下行而致便秘。也可以表现为大肠的水液过多,而致大便泻泄。如果燥化作用过强,可以表现为因大肠蠕动过度而致大便次数增多。也可以表现为大肠因燥热过甚而津液不足,使肠壁失去滑润而致便秘。所以燥化作用的正常进行,是维持大肠传送糟粕功能正常发挥的关键。另外大肠排泄大便的正常与否和肺、肾的关系也很密切。因为大肠依赖于阳气以健运,而大肠的阴气又根源于肾阳的温煦。同时肾又主二阴,所以肛门的开合又和肾气的盛衰有关系。除此之外,大肠和肺相表里,大肠排便也需要肺气的力量压迫大肠排泄大便。因此临床中肾气不足,或肺气不足的病人,大便的排泄也会受刭影响。

    其二是,大肠主津。大肠有调节肠内津液的作用,通过这种调节可以保持大便的正常形状和大肠壁的滑润,以维持大肠的正常活动。所以有大肠主津的说法。

    2、手阳明经的循行及生理

    (1)手附明经的循行:大肠的经脉叫手阳明经。手阳明经,起于食指的末端商阳穴的地方,沿着食指的内侧向上通过第一、二掌骨之问的部位,向上进入腕部的两筋中间的凹陷处,再沿着前臂前方,向上循行,进入肘部的外侧,然后沿着上臂外侧的前缘循行到肩端的两骨间,沿着肩峰的前缘向上镅行于颈椎的“手足三阴经聚会处”即大椎穴的地方,接着向下逑入缺盆部,在胸中与肺脏相联络,通过横膈下行与大肠相连。

    它的一条支脉,从缺盆部上走颈部,经过颊进入下齿龈中,回绕到上唇的水沟穴处时。左右相交叉,左脉向右循行,右脉向左循行,分布在鼻孔两侧的迎香穴处,与足阳明经相交接。(见图)

    手阳明大肠经循行图

    2)手阳明经的生理:手阳明经的生理功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它起着运行大肠的血气的作用。因为手阳明经起于食指桡侧端,其循行通过膈膜下行,属于大肠,所以它以运行大肠的血气为主。因此《灵枢·经脉篇》有“大肠手阳明之脉”的说法。另一方面它联络并濡养着大肠及与大肠有密切关系的组织和器官。因为手阳明经循行于上肢体的外侧前缘,进入胸腔后络肺属大肠。它的分支行于颈、颊、下齿、鼻等部位。所以大肠通过手阳明经和颈、齿等组织器官及体表的部位相联系。同时,这些组织器官都需要手阳明经脉运行的气血来濡润和滋养,以维持它们的正生理功能的发挥。如果手阳明经出现了异常的情况,就会影响大肠及其有关的组织发生病变。比如手阳明经的经气热盛,就会出现下牙痛、咽喉肿痛、鼻衄等病证。手阳明经的经气运行出熀郁阻,就会导致肩及上肢外侧前部的疼痛。

    总之,手阳明经属于大肠,以营运大肠的血气为主。它是大肠与其它组织器官的联络和供给营养的途径。但是它同时也必须依赖于肺的血气的濡养,才能够发挥它的正常的生理功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传统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六--2手阳明大肠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moni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