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17日星期二
1.什么是自学?很多人的理解是:自学就是独自一人学习。这显然是非常片面,甚至是错误的理解。我觉得更准确的理解是,自愿地学习。只有自愿地学习,学习才会成为一种无需坚持、监督就能自发进行的巨大价值和意义的事情。
2.人,天生其实就具有强大的自学能力和自学动力。所有的孩子天生就会不停地问十万个为什么,就是最好的证明。大自然经过自然选择,将会学习、爱学习的基因保留了下来,而那些不会自学的物种,则慢慢地被淘汰了。学习本身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越小的孩子学会一件在成人看来很简单、很微不足道的事情,也会很开心。去年,儿子的大舅妈给他们姐弟俩一人买了一个陀螺,儿子小,不会玩,只能看着姐姐玩,他想玩的时候,必须要找我或者姐姐帮忙。但是,今年三月份,他自己突然会玩了,他非常开心,特意让妈妈拍成视频发给我看。儿子很爱画画,没人教他,但是他自己可以坐在那画很久。很多我画不出来、画不像的,他却画得很好。他第一次画出一只小狗时,特别兴奋,手舞足蹈!写字也没有人教他,他就是观察姐姐写作业,然后用左手拿笔也能把字凑出来——在笔画顺序完全错的情况下。上周星期天,他在画板山写“油”、“王”、“雪”、“水”字,每写出来一个都很开心。还有一次,大概是儿子三岁多的时候,我带他去玩滑滑梯。以前他不敢爬一个一米多高的“悬崖”,每次爬,要我扶着他,但这一次我故意离开他,让他自己去爬,他自己小心翼翼地爬过一次后,特别兴奋、特别激动,哈哈大笑!我发现,越小的孩子,越不畏惧学习,越爱学习。我在其他的孩子身上也观察到同样的现象。
3.但是,为什么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尤其是上小学后,大多数孩子开始变得极其厌学呢?我觉得,原因可能很简单——孩子们是被迫地学习。任何事,如果一旦被迫进行,往往就会变味,学习尤其如此。孩子们一旦上学后,在父母、老师、亲朋好友,永远考不完的试,以及其他各种压力下,学习成了一件苦差事。谁喜欢干痛苦的事呢?没有人愿意干啊,更何况年幼的孩子呢?!自学的火焰就这样一点点地被他身边的人,人为地扑灭了,完了,还要再泼上几盆冷水,谨防他死灰复燃。这样的孩子,在校学习成绩一定不会好,走向社会也一定不会有出息,其实,本质上来看,他们和僵尸没啥区别。所以,对于父母而言,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呵护好孩子自学的本能,应该比看管自家的钱财还要更加小心才对。
4.自学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亲自试验、观察、提问、阅读等等,其中,最重要的一种自学方式是阅读,尤其是阅读好书。当人在阅读好书的时候,就相当于是在和古今中外的智者,不受时空限制地进行自由地交流、碰撞,这种情况下很容易产生智慧的火花。有人曾说,爱阅读的孩子是被魔杖点中的孩子,他们将拥有魔法,终将“点石成金”。要让孩子爱上阅读的方法,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父母爱阅读。我发现,我9岁的女儿就特别爱读书,几乎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而且,读书的速度是我的2-3倍,理解并不比我差。有一次,放寒假,我还要补课,我带她去我的学校,她自己带的书很快读完了,没书可读了,我就把我读的《达芬奇密码》拿给她,结果她很快就读完了,我以为她是跑马观花式的阅读,根本没读懂,故意让她复述其中的情节,竟然完全吻合,其中有些我已经遗忘的细节,她都能复述出来。这让我很震惊。
5.这段时间,我和女儿一起读郑渊洁的书。在读郑渊洁的书的过程中,我再次印证了自学的重要性,印证了阅读的重要性。郑渊洁在书中说:“通过学校学习的人有点像家里养的宠物,主人给它吃什么,它必须吃什么。但是……失去上学机会(还自学的)人,有点像野兽,我们要自己出去觅食,我们吃的只是我们喜欢吃的东西,或者我们身体需要的东西,我们不会让不需要的东西占据我们宝贵的大脑。”另外,郑渊洁在书中还说,读书和读课本是截然不同的读书方式。他说:“课本不是书,是导读本,是纲目性质的东西。打个比方,书是一部电影,而课本是多部电影的片段。读书是俯瞰全貌,读课本是管中窥豹。”认同。
基于上述理解,以后,我自己一定会读更多的好书;同时,尽量想办法让女儿、儿子自愿地多读真正的好书。至于学校的学习,考试成绩,家庭作业等等,我绝对不做强制要求,甚至还反过来要求女儿不准考高分,不低于80就可以,甚至不低于60也完全没问题。与其把时间浪费在为了获得高分上,还不让用这些时间多读一些好真正的书。另外,以后在买书这个问题上,我要让女儿自己决断,让她自己挑、自己用我的淘宝等购买,在买书这件事上,我绝对不限制孩子,我只要为她参谋一下,那些书不能读就可以了。另外,今天读郑渊洁的书的过程中,我突然意识到,以后我会逐步为女儿买来郑渊洁全集,和女儿一起读,以后还要让儿子也一起读。这样做,还有另外一个好处是,我会和孩子们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和孩子们的关心会更亲密。一套书,三人受益,真是太划算、太值得、太好了!哈哈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