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永澄大大在2月3日晚上在朝夕平台分享了《一个概念秒杀所有学习方法》的课程,其中提到了一个让我很是惊艳的名词:心理表征。
这么说可能有些太专业,不太能听懂哈。所以咱们打个比方来说,比如,当我们在说【积极主动】时,你想到的是什么?
曾经的我想到的是,我主动选择一件事,比如我得知了一个课程,我决定去报课程,这个单次的选择点就是积极主动了。
后来听过永澄大大的分身术训练营后,我get了一个关键词叫决定选择权,过往的积极主动我会认为是单次选择,而这次之后,我琢磨出了选择权可以使用的范围不仅仅只有一次,而是多次,并且是有关联的。有点类似佛家的因果,每一个因会产生一个果,而对应的这个果又会成为一个因,影响下一个果。所以,现在提到积极主动,我脑海中浮现的是一张函数图,它提醒着我每一次决定我都拥有选择权。
而这个积极主动呈现出来的选择点也好函数图也罢,就是我们说的心理表征。
读到这里相信大家已经get了心理表征是什么。心理表征就是当咱们听到某个名词/事件时,咱们脑海中偷偷浮现的画面。

2
同样是心理表征,为何会有如此不同的效果呢?
这个是源自我们积累的多少、资源的贫富、认知的深浅决定的。这种心理表征程度的不同决定了我们的投入产出比。
还是拿之前的积极主动来举例。
在开始时我认为的积极主动是单次选择,所以当我根据这个认知去对事件判断时,就会做单次的判断。比如在表白男神的这件事上,我就可能积极的去后援会刷脸,力争被记住。
而再后来我认知到了更深一层,我能认识到积极主动不是单次选择,而是多次有关联的选择时,我的行为就会因为这个认知发生改变。在表白男神的这件事上,我就会主动选择研究信息,借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总结发表文章,让更多喜欢男神的人看到文章,最后是让男神看到了文章认识了我,这样是积极主动。
这就是积累和认知带来的不同行动,形成的不同结果。所以,我们想要投入的时间精力更有效果,就需要有更多的积累、更丰富的资源和更深刻的认知。

3
于是问题来了,我们如何能提高构建心理表征的能力呢?
从前面的故事大家也看到了,我是基于有跟着永澄大大(导师)学习了积极主动的内容,获得了keyword决定选择权(关键词),然后在这个学习后我去琢磨了积极主动具体是什么得出了那个函数图(构建)。构建了函数图后,结合拆书帮神奇的A3,我从学习的边界延展到了更广的领域(关联)——多次主动构建和男神的链接(刻意训练)。最后这个让我很开心的事情经过再一次编辑打磨(复盘)转化成我的积极主动案例,存在于我网易云课堂的课程内。
你看,这就是提高构建心理表征能力的方法,一个六步骤的流程:导师-关键词-构建-关联-刻意训练-复盘。
导师-关键词-构建-关联-刻意训练-复盘,在这个流程中,私以为导师和关键词是对于提升环节迭代速度的核心(导师带来的新心理表征可能会一瞬间颠覆过往表征),同时流程中每个环节都是一种能力,都能通过刻意训练获得,所以刻意训练是流程中优化思考的核心技能,它的提升可以增加整体质的效果,而每一种能力的训练也同时能增强刻意训练的能力。

4
当你们读到这里的时候,一定会有人碎碎骂我你丫这个标题党,这篇文章和题目有什么鬼关系。
我想说,恩,你说的有道理,这应该算是一个纯标题党的内容了,只是读到了这里,你是否对于那些词汇那些偷偷想起的画面,有了更多的认知呢?如果有,文不符题也没有太大关系,因为最终你获得了收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