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师长,你真的了解宝宝内心真的很苦吗
1
昨天晚上,我班一个孩子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旷课两节,独自跑到操场暗自伤心了。幸好没有出现什么意外,不然我真的无法向家长和学校交代。
当时我还在家里,晚自习地理老师打来电话说孩子不在教室,问我知道吗?我当时的反应就是孩子是不是让家长接回去了。结果是我工作的失误,直到班长再次给我打电话,我的神经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就联系了家长,确实不在家里。
我拿着电话遥控:安排班长进行宿舍、操场、练功房等地搜寻;并及时(其实已经不够及时了)向年级部汇报情况,级部领导也参与寻找孩子的任务来了。最后找到了,问问什么原因:家长给的压力太大,自己一时间没有想开。
2
叫来家长在我办公室,但是家长不承认是自己的问题啊?怀疑孩子还有其他的问题。看得出来,家长和我一样对这次失踪,同样的不解:家长给孩子元旦定下的期终考试目标,怎么这个时候才有压力啊?
家长双方都是警察,爸爸的一句话我乐了“你交代,比我们自己查不来好”;妈妈就说“咱们什么事情不能摆在桌面上来说,撵细了说,揉碎了说,说清楚,讲透彻”。这样庄严的方式显然不应该带到家庭对孩子的教育上,孩子不是同志和下属。
家长抓住了问题自我剖析的方式方法了,似乎一名居高临下的老首长和同志谈心一样,貌似和风细雨,但是我觉得很可乐。但是,孩子似乎一只惊弓之鸟,战战栗栗的在那里承认错误:我错了,想在想明白了。
我说,你先回去调整一下吧,明天家长再送过来。
“都那么晚了,老师还陪着你”。爸爸说。
我不回去。孩子说道,不都说清楚了吗?
3
最好孩子还是被家长带回家了,但是,我回到家里怎么也睡不着了。我的话家长似乎不应不理解。我也是怕家长带孩子回到家一阵子狂风暴雨,所以我让爸爸留下来单独和他沟通饿一下。
回去不要只知道批评他,孩子其实挺不容易的,学习压力、青春期问题交织在一个人身上,再加家长严格的教育,孩子们其实需要理解。
我看到家长脸上不是很同意,又不好反对我,顾左右而言他:抽个时间咱们一定坐到一起谈谈孩子的问题,这方面其实是我做的不好,之前都是他妈妈和您交流。
说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们心里很苦,您知道吗?
4
有时候,会遇到比较强势的家长:我供你吃供你喝,你还在学校不好好上学,你要什么就给你买什么,你看看你在学校干的事情。
这些过激的话语让我感到无所适从,孩子的问题其实是家长的问题。该教育的不应该是孩子而是家长。所以我每次都会委婉地给家长提示,多和孩子们交流沟通,理解孩子。
“老师我们已经很理解他了,他就是这样不懂事,下毛病很多。”
这部分家长其实不了解宝宝心里的苦,他们的教育与其说是教育不如直言不讳的就是泄愤与孩子。
5
泄愤与孩子不仅仅家长避免,老师也应该避免出现,我经常说,你教育不了孩子,你就少搀合、别干预。
不干预,自己又不放心,不叮嘱、不唠叨恐怕孩子学坏了。每次过大周回家之后,我都会发现一些家长不知道关心孩子的心里变化,就是关心又犯错误了吗?
只要我不反馈孩子的问题,家长就感觉孩子这段时间好棒啊!
青春和梦想交织,迷茫挡在远方的路口。对于孩子们而言,有一些看似简单的问题,他们现在还无法全部超越。我们绝不可以说,不就那么回事嘛,怎么就先不同呢?
这说明他们毕竟还是孩子。宝宝心里很苦的,希望我们在行使教育权力的时候,可以理解。想想自己迷茫青春和过往,孩子们成长需要一个思想和身体起伏波动过程。
理解孩子就是最好的教育,了解孩子是最正确的方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