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迷恋着动画片,因为动画片中有孩子们追求的自由:四处的花香,彩蝶围绕;所有问题都不是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世界那么大,可以去看看;不用担心有坏人......
可是,孩子的现实世界,却是辅导班、作业、比赛......他们在父母的带领下,提前感受了成年人的世界,甚至比成年的世界更严酷。
成年人因996崩溃,而孩子却在997中“挺着”;
成年人的KPI,孩子的比赛;
成人在外笑脸相迎、奴颜婢膝,对内面如死灰、一言不发;孩子对外自信乖巧,对内顺受胆颤
......
对于孩子们永远向往着“梦幻岛”:那里是自由的代名词。
梦幻岛,来自于苏格兰小说家及剧作家詹姆斯·马修·巴利创作的《彼得·潘》。
《彼得·潘》写的是达林先生家里的三个小孩,经受不住由空中飞来的神秘野孩子彼得·潘的诱惑,很快也学会了飞行,趁父母不在,连夜飞出窗去,飞向奇异的“梦幻岛”。这岛有儿童梦中和幻想中的一切,这里都有;因此也就有与猛兽搏斗的打猎,有红人与海盗之间或孩子们与海盗之间的真正的战争。孩子们脱离了成人,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在彼得·潘的率领下,自己处理一切事务,尽情玩耍,也历经了各种危险。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说:“在他们看来,没有妈妈照样可以过得很愉快。只有当妈妈的才认为,孩子离开了妈妈便不能生活。”
孩子们的父亲破坏了自由的氛围
如果问孩子们,生活是什么样子的?
孩子们会回答,是丰富多彩的。
可是在《彼得·潘》中,爸爸却是扼杀丰富多彩的刽子手。
爸爸达令先生“想问题时手里得有一支铅笔和一张纸”。他永远生活在计算中,因为他是一个懂得股票和债券的高深人士。
在达令先生的第一个女儿出生后,达令太太丢掉了记账簿,专心在孩子身上,“她想试试,无论未来发生什么她都愿意承受。”可是达令先生,却一直在计算着家里的花费,日常花销全部计入预算中,甚至连可能生病的花费都计入了。
和很多父母一样,达令先生的爱中,还包含着对生活的焦灼:成年人世界中的经济压力。
达令先生要"考虑自己在城里的身份地位”,所以尽管达令先生家里有一只全能的狗狗娜娜在照看孩子,她会看着孩子、会盖被、会提醒学习.....是的,它就是孩子们的保姆,还不用花钱,只要给口饭给个住处就可以了,可是达令先生却要颜面,总是嫌弃娜娜。而孩子们却特别喜欢娜娜,又贴心又好玩。
和很多父母一样,达令先生的爱中,还包含着对人际关系的焦灼:成年人世界中的攀比压力。
其实,在孩子们的世界中,一颗钻石往往不如一根冰棍好,因为他们衡量开心与快乐的标准是,自己开心,而不是别人开心。他们就沉浸在自己单纯快乐中。
父母无处安放的焦虑
父母常说:“你要是永远长不大,该多好!”
因为父母与孩子是一场渐行渐远的旅程,孩子的长大,也就逐渐脱离了父母的约束与管教。
孩子常说:“我要是永远长不大,该多好!”
因为孩子的成长,意味着他会提前介入成人世界,活得和父母一样。
其实,孩子们本不焦虑,焦虑的是父母,在父母的焦虑下,孩子的笑容也越来越少。
1.对于孩子来说,最薄凉的话,就是:“爸爸(妈妈)挣钱给你买好吃的!”
很多家长常常说:“爸爸(妈妈)挣钱给你买好吃的!”于是在996中,把孩子扔给老人或保姆,当满身疲惫到家时,孩子已经睡了。即使孩子不是,父母留给孩子的也是一个不耐烦的神色,一句冷冰冰的“赶紧睡觉!”
孩子要的仅仅是陪伴。他们要的仅仅是一个雪糕而已,而父母却总想着给一片森林,其实,森林中,没有了人气,森林便充满了恐怖。
所以,作为父母不能一味地因钱而焦虑,要分成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这份陪伴的快乐才是无价的。
2.对于孩子来说,最恶毒的话,就是:“你看别人家的孩子都学多少东西了!就你啥也不会!”
“赢在起跑线”一句话,似乎从一出现开始,就贴满了父母的世界。
出生练游泳,一岁报早教,二岁学英语,三岁上培训班......被焦虑的家长们供养的各类培训班赚得盆满钵满,而孩子呢,获得的是穿梭于培训班的疲惫。
作为家长,不要用孩子来比较,每个孩子都有独特性,要能够看得见自己孩子的特点。填鸭式的教学,只能增加自己的焦虑。要适度地引导孩子的学习,根据孩子的兴趣选择培训项目,而不是单纯地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
著名教育学者尹建莉曾说:“教育的对立面是操纵,它出于对孩子之潜能的生长缺乏信心,认为只有成年人去指导孩子该做哪些事,不该做哪些事,孩子才会获得正常的发展。然而这样的操纵是错误的。”
所以,家长们,不要将自己的焦虑,压在孩子的身上,而是要看到孩子的长处和兴趣,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陪伴孩子去观察与探索,才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