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花木兰,想必大家对木兰将军的事迹都有知晓。此乃一代巾帼英雄,女中豪杰!
那么,问题来了!!!
这自古以来前人不都是以缠足为美的吗?小编还听说,这缠了足的女人不仅重活干不成,就连走起路来都要留意几分。那我们的花大将军又是如何踩着三寸小鞋,抡起大刀驰骋疆场的呢?莫非……木兰开了挂?
其实不然,据考证,缠足开始于北宋后期,兴起于南宋。而花木兰却是个实足的南北朝女汉纸!所以人家根本不用缠足变小脚啊!!!
那缠足又是怎样一回事呢??
其实缠足也称裹脚,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陋习,即把女子的双脚用布帛缠裹起来,使其变成为又小又尖的“三寸金莲”。“三寸金莲”也一度成为中国古代女子审美的一个重要条件。
说到缠足起因,大概说来有四个方面:审美的要求、两性隔离制度、宋明理学的推动、处女嗜好的促进等。
缠足前需要准备的物品:
1、蓝色的裹布六条。大约要八尺到十尺以上,裹布要比一般的长且要浆好,缠到脚上才不会挤出皱折。
2、平底鞋五双。鞋形稍带尖,鞋子大小宽窄要能随着缠脚的过程慢慢缝小、缝瘦。
3、睡鞋两三双。睡觉时穿着,可防裹布松开来。
4、针线。裹布缠妥后,把裹布的缝及裹布的头密密缝好。
5、棉花。缠足时脚骨凸出的部位,穿鞋时用棉花垫着,免得把脚磨破生鸡眼。
6、脚盆及热水。缠足前用温水洗脚。
7、小剪刀,修脚趾甲及鸡眼之用。
如何缠足?
缠脚的时候一般让女孩坐在矮凳子上,盛热水在脚盆里,将双脚洗干净,乘脚尚温热,将大拇趾外的其他四趾尽量朝脚心拗扭,在脚趾缝间撒上明矾粉,让皮肤收敛,还可以防霉菌感染,再用布包裹,裹好以后用针线缝合固定,两脚裹起来以后,往往会觉得脚掌发热,有经验的人不会一开始就下狠劲裹,最好是开始裹的时候轻轻拢着,让两只脚渐渐习惯这种拘束,再一次一次慢慢加紧,这一个时期可以从几天到两个月左右。
缠足的过程,主要是把关节扭屈,并把脚上的横弓和纵弓扭到最大的限度,所以标准的裹脚方法都是用布条缠裹扭曲,把关节屈到极限,扭伤、脱臼几乎是必然发生的,等关节扭过去脚自然蜷曲弓小。
缠足的影响:
身体和心理:缠足不仅严重影响了女性足部的正常发育,还让人们形成了畸形的审美心理。
艺术和体育:缠足减少了女性从事舞蹈和体育运动的积极性。比如朝鲜和日本从中国引进的舞蹈艺术一直持续发展,而与此相反,在中国,舞蹈艺术的发展随着缠足的发展而越发停滞不前。
缠足严重侵害了妇女的权利。
缠足时代女子多以“没脚蟹”自比。脚小难行,动必扶墙摸壁,拄杖持杆,有条件则是婢女扶持,甚至‘扶婢仅能到中庭’,而完全依仗他人抱持背负的也时有所闻,倘若孤立无助,那么由此室移至相邻的彼室也难以做到。
至于出门行路, 即使持杖扶婢,也是行不了多远便已气喘吁吁。时不时地靠扶婢肩,倚柱而息,摸捏莲钩解痛除乏。施君美《幽闺记》所谓“步迟迟,全没些气和力”;
关汉卿《闺怨》所谓“行一步叹息,两行愁泪脸边垂,一点雨问一行凄惶泪,一阵风对一声长吁气”,正是缠足者举步维艰的真实写照。
禁止缠足:
还好小编生在“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之后,不然肯定也得惨遭“行一步叹息,两行愁泪脸边垂。”
清代曾出现反对缠足的强烈呼声。清朝立国之后屡屡禁止缠足。崇德三年(公元1638),清太宗皇太极下令禁止妇女“束发裹足”。顺治十七年,规定有抗旨缠足者,其夫或父杖八十,流三千里。康熙三年(公元1664)再申前令,但此时缠足之风已是难以停止,到康熙七年(公元1668)只好罢禁。
满清封建王朝被推翻后,孙中山正式下令禁止缠足。
还好小编生在“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之后,不然肯定也得惨遭“行一步叹息”的痛苦!万幸!万幸!
一则关于裹脚的小故事:
总的来说就是生活
在那个时代的女孩子贼可怜!
最后,小编给大家安排上了一组裹脚的图片。❤❤
今天的分享就到此结束啦!如果喜欢小编的分享,别忘记给小编点个赞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