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这首奇怪的同声句古诗,告诉我们,洞在唐朝读作痛

这首奇怪的同声句古诗,告诉我们,洞在唐朝读作痛

作者: 老街味道 | 来源:发表于2022-01-02 09:50 被阅读0次

    前言

    赵翼《瓯北诗话》中,提到了”双声体“ 。 从他引用的诗例来看,所谓的双声体诗,就是每一句诗中的每一个字,声母相同:

    此本双声体,史绳祖《学斋拈哔》载唐人姚合《洞庭蒲萄架诗》 云:

    萄藤洞庭头,引叶漾盈摇。

    皎洁钩高挂,玲珑影落寮。

    阴烟压幽屋,濛密梦冥苗。

    清秋青且翠,冬到冻都凋。

    但是,我们用今天的普通话发音,会发现每句的声母都相同,这就是说明了古人读这些字的时候,声母与今天是不一样的。

    我们对照反切法标记,看看这些有趣的字,有什么变化。

    一、 洞

    第一句诗:萄藤【洞】庭头 ,和今天拼音声母相同的有藤、庭、头,声母都是t。

    不相同的是洞dong。

    宋朝的【集韻】记录:洞,山脊,他贡切。他的声母,贡的韵母,用今天的拼音表示为:tòng。洞的发音和痛一样,痛在【集韻】中也是是:他贡切。

    按照双声体诗歌的规律,第一句五个字的声母完全相同,类似于拼音的 【T】 。

    二、 皎洁

    第二句好理解: 引叶漾盈摇,相当于声母都是【Y】。我们看一下第三句:皎洁钩高挂。

    钩高挂,按照今天的普通话发音,声母【G】,但是皎洁二字却是【J】。

    不过《唐韵》中,皎,古了切。但是在《唐韻》中,洁,古屑切。说明在唐朝时,皎洁,和钩高挂的声母是相同的。

    在宋朝的【集韻】中,皎,吉了切。洁,激質切。可以看出,从唐朝到宋朝,声母就有变化了。

    三、屋

    第五句:阴烟压幽屋,屋的声母与其他四个字也不同。烟,【唐韻】乌前切;屋,【集韻】:乌谷切 ,声母都来自乌。

    四、翠

    第七句:清秋青且翠。四个字今天读起来声母是【Q】,只有一个翠比较特别。

    从【唐韵】来看,清、七情切;秋,七由切。【廣韻】和【集韻】中,翠, 七醉切。可见,在唐宋时期,这五个字也是声母相同的字。

    五、特殊的字:影

    这首诗中,第四句:玲珑影落寮。用普通话读,四个字的声母是【L】,影的声母是【Y】。

    影,【廣韻】【集韻】【正韻】於丙切【韻會】於景切,发”英“的上声(即三声:yǐng

    玲,【唐韻】【集韻】【韻會】郞丁切,与”灵“同音。

    影,在这句中,和其他四个字(玲珑落寮)声母不同,具体原因就不清楚了。

    但是,从诗人作诗的本意来看,这五字在唐朝也应该声母是相同的。

    六、今古声母相同的句子

    第二句: 引叶漾盈摇,相当于声母都是【Y】。第六句:濛密梦冥苗。今天读音声母都是【M】。第八句:冬到冻都凋,声母都是【D】。

    这三句用普通话来阅读,每句的五个字声母都相同。

    六、上声对与同声句

    《全唐五代诗格》中,提到对仗有八种,其中有双声对:

       古诗:“留连千里宾,独待一年春。”此头双声句也。又古诗:“我出崎岖岭,君行峣崅山。”此腹双声句也。又古诗:“野外风萧索,云里日胧朦。”此尾双声句也

    留连对独待,在句首,称为头双声句;崎岖对峣崅,在句中,称为腹双声句;萧索对胧朦,在句尾,称为尾双声句。

    但是像本文中提到的《洞庭蒲萄架诗》,上句每个字都是同声,对句每个字也都是同声。似乎不应该叫做”双声体“,而是应该叫做同声体才对。

    结束语

    瓯北诗话中,提到郑谷的这首诗的目的,是表示诗人有时候会创作一些类似文字游戏的作品:

    东坡有口吃诗"故居剑阁隔锦官"一首,又"郊居江干坚关扃"一首,使口吃者读之,必喷饭也。然此本双声体,史绳祖《学斋拈哔》载唐人姚合《洞庭蒲萄架诗》云......《瓯北诗话》

    这类作品,阅读起来比较拗口,所以说口吃的人读起来更加令人发笑。

    @老街味道

    不同诗人写王昭君,议论手法高低不同,和亲功臣还是红颜祸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这首奇怪的同声句古诗,告诉我们,洞在唐朝读作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mrzq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