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小长假,考虑到高峰期拥堵严重,我留在了城市,没有回老家乡下祭祖。很公平,娘家与婆家两边都没参与活动。
婆家的祭祖活动就交由我男人代劳,他提前回去,避开高峰期。
我倒不惧怕登山祭祖,早些年车辆没那么多的时候,我们长途跋涉地赶回去参与活动。有时下班后立马出发,抢在堵车大军前就上了高速,每当这种情形,我们会在出发前泡好一壶浓茶,把茶水倒入保温杯中。途中渴了,就喝上几口,解乏消腻,倒也没觉得长途漫漫,寂寥难耐。后来,车辆越来越多,堵车越来越甚,有次回到家用了十一个多小时,平时三四个小时,堵在路上那种崩溃的感觉,难以言表。我们只得调整策略,男人提早回去,我呆在城里原地不动,我这也算不添堵类型吧。
三天小长假,对于平时忙乱不堪的我来说,很是奢侈。我该怎么消闲呢?捋一捋,可做的事多着呢:白天收拾收拾屋子;继续品读《水浒》,写写书评、心得体会,权当读书笔记;去美容院洗个脸按个肩颈;买点零食去看看侄子安安;有闲情还泡个电视剧什么的,晚上再去跳舞放松心情……哎呀我的妈呀!足够我忙得不亦乐乎!逛街都分不开身呢!
我是一个不会感到孤单与寂寞的人,纵使一人在家,也能活出千般滋味,孤独寂寞本与爱读书写文的人就没有多少瓜葛。所以,我定义自己为“一个幸福的女人”。前提是:身体好!
开车去看安安,感触也颇多,平时一个多小时的车程,这次只需三十多分钟,一路顺畅的很,驾车一点也没有压力。每逢节假日,城市都要上演一番空城计,大部队都撤离城市回老家乡下祭祖去了,城里的交通呈现出难得的顺畅。
十多年前开车去小弟家仅需半个多小时,去一趟没有心理上的压力,后来路上的车越来越多,去他那儿的时间被拉得越来越长,每去一次,来回耗时两个多小时,路上总是拥堵得厉害,恨天骂娘都不管用,东部快速干线一辆叠着一辆车,耐着性子蜗牛一般前行。难怪,市民们戏称“东部慢速干线”。堵车很考验一个人的性情,有时也忍不住抱怨几句,叫天天不应 、叫地地不灵的感觉,非要弄得你身心俱疲不可。
这次去小弟那儿,来回耗时一个多小时,比平时节约了一半的时间。娘这些年一直住在小弟家,我每周稍微有点空闲就过去陪陪娘,说说话,吃顿饭也是极好的。
娘像个老小孩,早早就把专属于我的拖鞋拿出来摆在门口,每次见我到来,总是一副开心的模样,又拿水果又递白开水的,然后坐下来跟我唠嗑,说一大堆闲话,大部分时间都是她说,我听。娘的脑子还很清晰,说话有条不紊,方言俚语又多,总逗得我们发笑。我却没长记性,那些鲜活的方言俚语,妙趣横生的歇后语,不时地在娘的嘴里蹦出来,新鲜又有趣,我却只顾着听,没能及时记录下来,很快就又都淡忘了。
这次是安安邀约我去他家的,几次去到都没见到他,都参加兴趣班了,小孩儿的档期也被排得满满当当的,比大人还忙,娘不在家,他随小弟回老家祭祖去了。
总算见到安安了,立马接过我带去的一包零食,撕开包装袋迫不及待地吃起来,这才叫一声姑姑,一边口中嚼着零食,一边含混不清地陪我说话,弟妹在厨房忙碌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