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的储藏室是很老式的梅花锁扣。小娃儿总是喜欢去锁门。他个子还不够高。每次关门后,他需要我把他抱起来,拉闸、对准锁扣、并把那个锁按下去。对于大人来说这是件极其简单的事,但是对这个小娃来说确实有点难度,首先是他很难对准,所以按不进去,就是这个调整就要花费一些时间,而且扣眼就点生锈,按下去也需要一点力气。等他完成以后,他都会向我寻求肯定:“妈妈我厉害吧”!我说:“是的宝贝,你很厉害”。
前几天,我在吃药。是那种锡箔纸里装着的小胶囊。小娃总是非常乐意帮我做事,但是他没有指甲,哪怕他使劲的抠,也抠不进去。于是他自己去找了把剪刀把包装剪的乱七八糟。我有点看不下去了,就去帮他忙,他说不用,并表示他一定行。后来我教了他正确的方法,他才罢休。
我在洗碗,小娃在背后开始收拾桌子。并把一个大大的汤盘从背后端过来。我一回头差点碰着他。“妈妈,你看我把盘子拿过来了”。“哎哟,宝贝,快点快点给我,以后不要端了”。我的语气中,不是鼓励,而是紧张与不放心。
这些类似的场景是不是在我们生活中经常发生:他要帮忙倒水,我阻止了。我说不行,会烫到手;他要帮忙上菜,又被我阻止了,怕他把菜摔掉......孩子快三岁,绝对是个好奇宝宝,他其实是可以做一些事情的。可是身边这个居高临下的雷达妈妈总是及时且有耐性的阻止他(此处该有巴掌,哈哈)。

孩子无时不刻都在想通过发展能力而为自己定位,而大人却高傲的阻止了,孩子因此而受挫。我们总以孩子弱小为由拒绝他,想当然认为他长大了就可以,但是果真如此吗?
前几天一个聚会,我听到一个比较极端(其实是比较普遍)的一个例子,朋友在一个高校当领导,经常有男学生过来“告状”,通常是还没开口就泪两行。说同校的女孩都看不上自己的同学。现在的男孩子是不是有点弱了。听得我真是一身冷汗呐。
我们感觉自己做的很好,你看,避免了危险,避免了麻烦,避免了一片狼籍......
我们成功的阻止了他的看似危险的举动,我们也阻止了孩子探索的脚步,我们一步一步将他的勇气封杀。是的,我们不相信孩子的能力,武断的规定适龄孩子的行为,我们怕他剪刀伤到手、打碎盘子,打翻牛奶,却不怕打碎了孩子自我发展的心。有点恐怖吧!打碎的盘子可以重买,打碎的勇气需要一辈子来修复。割破的伤口能够痊愈,而心灵的伤疤将永远存在。
不如试着放手,眼里有支持有鼓励,孩子比你想象中更有勇气更有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