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穆公是秦始皇的祖先,早400多年。秦穆公做事脚踏实地,不急于追捧中原政治文化,为秦统一全国打牢了霸业基础。从秦穆公到秦始皇,秦国的在位君主先后有23位,秦始皇是秦穆公的十九世孙,秦穆公和秦始皇都是秦国有名的国君。
秦穆公时,西戎的使者由余前来拜访,两人之间发生了一次对话。
秦穆公问:“中国以诗书礼乐法度为政,然尚时乱,今戎夷无此,何以为治,不亦难乎?”中原国家有诗书礼乐,现在尚且乱成一锅粥,你们西戎没有什么文化,治理起来是不是更难啊?
由余本是晋人之后,因为投身于西戎而被重用,因此,他非常熟悉中原文化和游牧文化的区别。由余笑着回答道:“此乃中国所以乱也。夫自上圣黄帝作为礼乐法度,身以先之,仅以小治。及其后世,日以骄淫。阻法度之威,以责督于下,下罢极则以仁义怨望于上,上下交争怨而相篡弑,至于灭宗,皆以此类也。夫戎夷不然。上含淳德以遇其下,下怀忠信以事其上,一国之政犹一身之治,不知所以治,此真圣人之治也。”
在由余看来,诗书礼乐,正是中原国家混乱的原因。因为中原文化发展的规律是国家富强后统治者必然骄奢淫逸,下层则以礼义的标准来要求上层,导致国家上层和下层分裂,造成内乱。而草原民族文化则不然。草原地区物质文化不发达,贫富差距也不大,他们没有民主观念,没有权利意识,能吃苦,以绝对服从为天职,具有高度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因此上下一心,都很团结。
这一席话说得秦穆公如梦初醒,深以由余为贤,遂聘由余为宾客。从此之后,秦国并未像楚国一样急于吸纳中原文化,秦国的立国战略发生根本性变化,它不再致力于向中原发展,而是向戎狄发展,“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
秦穆公礼贤下士,四处求得人才,重用百里奚、蹇叔、由余等人。还帮助晋文公登上国君之位,与晋国接下姻亲,实现了秦晋之好。秦穆公逐渐灭掉西方戎人所建立的国家,开辟国土千余里。周襄王任命他为西方诸侯之伯,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秦国崛起要首推秦穆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