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牙牙学语开始,人们就被灌输,从父母、老师、书籍、传媒...那里得来一些处理迷惑的技术,存在脑子里,把它们统称知识。《说文解字》里说识,知也,知,词也,词,意内而言外也。我琢磨了半天,这意思,不就是说知识是经验的固化嘛。可以笑我浅薄呵。就是一个人说它是这样的,旁人也说真的是呀,于是后面的人偶加思索或干脆不加思索就拿来存在脑里的东西。如此,它不如经验,经验是灵性在实践中碰出的小火花,知识就是被冻上的小火花,你见过冰冻的火吗?你说太少见或不可能,可是知识你却天天用
人们一生大部分时间耗在存用知识上,就像庸医治病一样对症下药,这些被叫做知识的东西,很现成,有时也很对路——毕竟大家都在这样用
可渐渐的一种无形的东西被觉察到,它总是让人们感到人与人之间有不同,它总是让感受与知识之间有莫名的摩擦,无意间触碰到它,它就会带给你无法释怀的快意或无法言说的痛感。这无形的东西弥漫在人们心间,抓不着,看不见,它被叫做心灵
心灵从哪里来?与人同生共死吗?它在身体里做什么?这回没有现成的知识告诉人了,脑子除了做仓库,好像也没别的用,人们百思不得其解。我也不知道心灵的来头,但隐约能感受到的心灵特质是,诚实笃定,善解人意,它能教你用心做眼,它能教你荡涤繁缛、静侍非难,它能让你跨越物质时空,透彻取舍。每个人都拥有心灵,它也许是你万般苦亿次劫凝成的记忆模板、救赎甘露
人在这个物质世界过活,学一些知识谋生,开智,本无可非,但太多人忘记本原,舍本逐末,戏虐身体,慢待心灵,盲拜工具。在推崇知识的年代,心灵只能靠边站,因为它太不现成,太灵动。角落里的心灵,难过的低吟,尽管人们有时也被它扰的很不舒服,但还是决定不给它机会走出来,因为人们已经驾轻就熟了用知识来解决一切
如此宠侍知识,只能让万人一辙,乏掉新意,毫无美感,更重要的是它会蒙垢心灵,让人迷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