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人老了,不热情、不合群、不社交,多半是以下3类人

人老了,不热情、不合群、不社交,多半是以下3类人

作者: 舒山有鹿 | 来源:发表于2023-10-28 12:31 被阅读0次

    年轻时的一番热情,都会随着生活一盆冷水浇下,而逐渐熄灭,变得冷漠。

    刚出来工作的时候,都倾向于社交,跟别人打交道,认为多个朋友多条路。在那时候的我们看来,朋友越多,生活才越有意义。

    经受过无数的磨砺,看透了世道人心的真相,我们将不再倾向于社交,而倾向于独处。独来独往,总比群来群往要强上许多。

    一堆人群来群往,就跟被人操控的木偶一样,毫无主见,毫无自己的观念。这般活着,除了折磨自己,堙灭灵魂,又有什么益处呢?

    回归到一个人的天地当中,虽然孤独了点,但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怎么活,就怎么活,不需要考虑别人的感受。这日子,才会好过。

    人老了,不热情,不合群,不社交,多半是这三类人。

    第一类人:厌恶逢场作戏、虚情假意的人。

    著名作家余华说过:“我不再装模作样地拥有很多朋友,而是回到了孤单之中,以真正的我开始了独自的生活。”

    “装模作样”这四个字用得特别好。跟别人打交道,逢场作戏;与人相处,虚情假意。这一切,都跟装模作样有关。

    对于职场的同事,又能有多少真感情呢?基本没有。每个人去到公司上班,只是为了赚钱养家而已,根本不可能存在任何的真感情。

    对于利益场的同行,又能有多少真感情呢?也没有。一般来说,同行如敌国,不反目成仇、对着干,就不错了,怎么可能谈及感情呢?

    当我们看透了“虚情假意”的世道人心后,那我们就会选择一个人生活,独来独往,不再倾向于融入到所谓的群体当中。

    活得真实一点,卸下虚伪的面具,以真正的自我随心所欲地活下去。这,才是真正的活透,人间值得。

    第二类人:做人生的减法、逐渐断舍离的人。

    近些年,有一种思潮特别受人追捧——断舍离。所谓的断舍离,直白一点来说,就是“极简生活”的意思。

    物质方面,简简单单就好;人情世故方面,避免太复杂;对于身边的朋友,只注重质量,而不再重视数量。

    40岁之前,需要做人生的加法。因为我们啥都没有经历过,自然需要走南闯北去经历一番,见识一下什么是人情,什么是世故,什么是人性。

    40岁之后,需要做人生的减法。啥都经历过的我们,会存在严重的精神内耗。倘若不及时降低内耗,就容易焦虑、紧张、情绪崩溃。

    身边的朋友,不需要太多,只需要有感情。正如古人所言:“人生得一知己,死而无憾。”一个真正的朋友,比一堆毫无感情的猪朋狗友,更重要。

    朋友遍天下,知己有几人?人过中年,不要为了社交而烦恼,能融入圈子,就融入,实在融不进,就算了。层次不同,不必强融,做个独行侠,也不错

    第三类人:吃过大亏,见识过黑暗的人。

    网络上有一个问题:人老了,为什么会越来越沉默?

    沉默的中老年人,不会跟别人争执,也不会将真实的一面暴露给别人知道,更不会有任何的热情、讨好别人,只会闭嘴不谈,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

    人,之所以沉默,不是因为天性凉薄,而是因为他们看到过、经历过这人世间的不幸和黑暗,同时吃过大亏。如此,又有谁能保持以往的天真呢?

    再天真的人,也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变得沉默起来。再热情的人,也会随着阅历的增多,而变得冷漠起来。生活,终究磨平了你我的棱角。

    没有吃过群体的亏,就不会向往独来独往的生活;没有见识过人世间的黑暗,就不会回归到自我的天地当中;没有历经半生,就不会摆脱人世间的刻板束缚。

    年轻人觉得,不社交,不热情,是异类的行为。中老年人觉得,不社交,不热情,做回自己,才是真正的活明白了。

    写到最后

    在人情社会,传统的观念是——融入到群体、圈子当中,跟身边人同步伐。不然,就会被人鄙视,成为不受人待见的异类。

    这种传统的观念,有一定的道理,但只适合没啥经历的年轻人。如果中年人还为了社交而烦恼,说明他们还未成熟,还没活透。

    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离群索居者,不是神灵,就是野兽。

    近代哲学家叔本华认为,人,要么庸俗,要么孤独。

    独来独往的人,就跟独自前行的野狼一样,纵横天下而毫无顾忌。群来群往的人,就跟羊群中的绵羊一样,束手束脚而毫无自己的主见,注定被人吃掉。

    摆脱尘世间的庸俗,就需要接受孤独。独处而活,才是最好的选择。

    文/舒山有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老了,不热情、不合群、不社交,多半是以下3类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mxm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