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彭小六的《颠覆平庸》第二章,职场技能篇。这一章干货不算太多,更多是小六的工作心得,以及他的一些学习体会。
资质平平的人,如何在职场上脱颖而出呢?这其中离不开韬光养晦的过程。读完第二章,有些许体会。
1、多接触“认知坐标”,打开视野
“认知坐标”,彭小六在文章里没有给出解释。我的理解是,模型,工具,方法论。
多学习一些模型,或者是成甲在《好好学习》中提到的“底层逻辑”,其好处是不言而喻的。
认知模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世界。而当我们理解这个世界越多时,就越容易改变自己的固定思维模式。
固定思维是阻碍我们成长的最大敌人。将固定思维模式转变为成长思维模式,成长速度可以得到很大提升。
想从基层员工晋升为主管乃至经理,要多接触“领导思维”和管理方法,逐渐脱离基层员工的另一份薪水做一份工的促狭想法。
多接触认知坐标,正好能帮助我们改变思维,提高思考能力,同时也是提高职场能力。
2、修炼职场软技能
在职场待久了,越是发现,一个优秀的员工,不仅有较高的本职工作技术能力做背书,其职场软技能也是附加分。
职场软技能指的是一些通用技能。恰是这些通用技能,反而会成为大多数人的短板。
这些软技能如:word、ppt和excel三兄弟的使用熟练度、电脑快捷键的操作,能用键盘熟练操作电脑的人,是很“性感”的。其他软技能如写作能力、演讲能力、沟通能力,又或者体现在情商、财商等方面上。
彭小六说:“它们不体现在你的工作绩效里,但是却能让你在职场中更容易被大家所喜欢。”
硬实力加软技能,是一个能从众人中脱颖而出的必备要素。如果两个人实力都强大不相上下,那么拥有软技能较多或者较精通的那一个,会得到更多青睐。因此我们都要修炼职场软技能。
3、多阅读,学习更多知识
阅读不是解决问题的万金油,但坚持阅读确实能改变一个人。
休假半年结束后重返职场,是一本本书引领我恢复到工作的精神状态。熟悉的书本和文字,让我的工作避免断层,我能很快找到原来的工作状态。
公司员工一般有这么两派:学院派和实践派。学院派的人倾向于从书中获得方法,改善自身。实践派的人擅长在实际工作中摸索改进的方式。
事实上,学院派离不开实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书中知识运用于实际,才能更快更好有助于改善。
实践派当然也不能完全脱离书本。工作遇到瓶颈,找一本好书来读,在书中寻找解决方案,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阅读,是我们离开学校后,获取知识最廉价的方式。同时也是性价比最高的方式。每个人都不应该放弃阅读的能力。阅读能力也是软技能的一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