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万科火了。
万科秋季例会上醒目的三个红底白字,刺激了地产同行的神经,更是刺激了大众敏感的神经。
“活下去”
这是怎么了?
在国家房地产政策越调越涨的惯例下,作为房地产圈的老大哥,如今摆出这样的姿态,意味很深刻。
是玩噱头、吸引眼球,还是房地产的拐点真的到来了?
作为普通人,没有投资眼光的老百姓,我无法判断这个新闻的深远影响。我感兴趣的是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提及的“收敛”和“聚焦”战略。因为作为专业的生涯规划咨询师,我深知在何时需要“收敛聚焦”这一策略。
与“收敛”、“聚焦”相背的是“发散”,通俗点就是“加杠杆”。大家对“加杠杆”这个概念一点也不陌生。君不见,有投资眼光的人,不是贷款再贷款,抵押再抵押,在房价上涨的红利下,从而获得了财富自由。地产公司就不用细说了,哪家不是通过加杠杆的方法成为了行业中的霸主。
在职场中,“发散”策略有什么用处?
如果你是一个新晋部门经理(主管),或者是一个空降的管理者,懂得“发散”策略会有利于你快速度过适应期。假如你的团队有18人,懂得这18人的特点,然后加以利用,就是团队资源的“发散”利用。过了几年之后,你在这个部门成绩显著、游刃有余。与此同时,你还做到了横向部门的积极沟通,得到别人的赞赏。如果老板赏识你,你就可能升为总监或者副总的职位,因为你完成了从部门团队资源到公司平台的“发散”利用。
在职场中,“收敛聚焦”策略有什么用处呢?
如果你想成为技术派中高手中的高手,如果你想在人群中凭着一技之长脱颖而出,如果你不想靠卖时间赚钱而想获得专业技能,那么“收敛聚焦”策略就能派上用场。“收敛聚焦”通俗点就是培养优势、发挥优势的策略。培养优势是收敛聚焦,发挥优势是精进。二者的最终目的是职业的不可替代性,也就说具备远高于别人的核心竞争力。
像万科这样的企业,“收敛聚焦”还有舍弃的目的。郁亮希望,3年还没做好的事情要放弃,这就是一种舍弃的精神。普通人也一样,有取有舍才会获得成功。
“活下去”的新闻的确吓我一大跳,但值得我们所有人深思。
【明日一问】预告:
“假日里你有什么收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