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了和菜头老师专栏的一篇文章《利用:怎样用另一套损益表来看利用》,他的观点是,一个人最基本的价值就是利用价值,如果连利用一下的价值都没有,反倒是一种麻烦。
“不要怕被利用,被利用说明你有利用价值”,这句话我感觉怪怪的,看起来正确,但我并不喜欢。我认为用交换比用利用好的多,而且可以从短期和长期两个维度来看,很多事情短期看是吃亏的,长期来看却是高回报的,这还是交换。
让我傻傻的任人利用,我是做不到的,但我可以从长期短期和个人价值角度思考,我的付出在长期来看是否能提升我的价值?
如果一件事,短期吃亏,长期更亏,那投入越多就是损失越多,比如帮助一个不值得帮的人。
如果一件事短期有利,长期吃亏,那也不该做,比如昧着良心赚快钱,短期来说看似占了便宜,但一旦被发现,却会损害一个人长期价值,使得公众信用受损,所以长期是不利的,风险远大于收益。
而短期吃亏,长期有利的,就值得做了,比如前期当学徒,没有丝毫收入,还各种事情要做,忙得脚不沾地,但几年后学到了手艺,这就是受益一生的事,很值得做。
短期有益,长期也有益的事,就更不用说了,找到了就值得持续投入。
所以,与人打交道,不能太讲究即时满足,不是付出了一分,就要马上拿回一分,这很蠢。重要的是要有价值意识和时间意识,要看付出是否有价值,还要看这种价值在短期和长期会怎样。所谓的先予后取、利他思维、放长线钓大鱼,都是这个道理,与人交往,也是要学会延迟满足的,这样的收获往往要大的多。
所以,完全不计回报的付出,我是做不到的,我会考虑眼下这件事长期来看是否能给我带来价值,如果不能,我就不会去做,如果能,就算短期吃亏,在没有更好选择的情况下,我也会甘愿去做,当然,如果有更好的选择,比如短期和长期都是有益的事,那我肯定是选择后者。
更重要的是思考清楚自己的身份、自己的目标,清楚自己想要获得什么,这样思路清晰了,就会有的放矢,懂得有些短期吃亏的事长期是符合自己利益的,懂得延迟满足,想要获得更多,当下的付出是必不可少的。
最后,我不喜欢利用这个词,这个词带给我的感受很不好,我不会把这个词作为概念载入自己的操作系统,我更喜欢交换这个词,利用关系本质上就是交换,关键就是自己是否善于交换。
用短期吃亏换取长期受益,这也是交换,只是这种交换不是即时,所以目光短浅的人就会觉得吃亏而不去做,关键是想清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