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读了两遍《认知觉醒》才发现原来今年我的改变来自这本书!

读了两遍《认知觉醒》才发现原来今年我的改变来自这本书!

作者: 三生有信Diana | 来源:发表于2023-01-03 11:52 被阅读0次

    我觉得读每一本书都是讲究机缘的,哪个时间段应该读哪一本书,都是自然而然地发生的。

    每次看完一本书,再去选择读下一本的时候都会苦恼片刻,应该选择哪一本?奇怪的是,没过多久就有一种无形的力量促使我,告诉我下一本书应该读哪个。就暂且称之为跟这本书之间的缘分吧。

    我本来的打算是看完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就去看《红岩》的,因为我最喜欢的人物孙少平当时读了这本书《红岩》,我也很想了解书中的故事,希望能够跟他感同身受。结果下一本书却自然地打开了汪曾祺的《人间草木》。

    本来打算看完《人间草木》就去读沈从文的《边城》的,因为我也想体验一下汪老的老师沈从文的写作风格,汪曾祺曾多次提到过他在西南联大上学时的老师沈从文,教授他写小说时要时刻贴着人物写,他说这是沈从文老师教的令他记忆最深刻的一句话,我想说这也是我记忆最深刻的一句话。

    《边城》虽然在上学期间学过一个片段,粗略知道其中的故事情节,但是我想还是从头到尾亲身感受每个文字更为真切。结果下一本书我却打开了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

    看完《额尔古纳河右岸》我又对每届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有了极大地兴趣,我觉得我应该读一读这些作品了。可是就这么不知不觉地,下一本书我却打开了周岭的《认知觉醒》。我想应该是跟这本书的缘分到了。(发现了我的一大特点,就是找不到重点,写了一大段了才开始切入正题,哈哈苦笑。)

    初读这本书时,是在今年六七月份的时候,也是无意间在微信读书上,打开了这本书的电子版,没想到就这么津津有味地看完了。现在只记得当时看完后,给我的第一感觉是,醍醐灌顶,觉得这本书很好,当即就买了纸质版。但是它是怎么个好法,我却一点儿也没发觉。

    现在,缘分又一次让我打开了它。再读此书,我才深深地被震撼到,这一年在我身上发生的许多细微的变化,原来都来自这本书对我的启发。

    读纸质版的《认知觉醒》,又会有不同的收获。后知后觉的我才发现,原来近几个月我所做的改变——每看完一本书,就写下来看这本书的真实感受,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反思和总结,的这种做法,就是从这本书中联想到的方法。

    只不过之前在做这件事的时候,我并没有意识到与这本书之间的关系,还以为是无意识地自发行为。原来是我的潜意识发出的信息,触动了我进行的改变。

    当然还有许多其他变化,也是在我第二次读完这本书以后,才发觉出它对我产生的影响。主要是在认知、心态和行为上发生的改变。

    在认知上,我学到了曾经不所熟知了解的名词,元认知(反思能力,观察反思判断选择),人类的三重大脑(本能脑,情绪脑,理智脑),成长权重对比(改变量>行动量>思考量>学习量),意识(专注模式)与潜意识(发散模式),深度学习等。

    读书的意义是什么?在读这本书之前,我以为读书是可以增长见识,遇见和发现不一样的世界。读完这本书以后,我发现原来阅读只是起点,更重要的是阅读过后的反思与总结,实践与改变,而不只是一读了之,过过"脑瘾"。

    读完一本书也没有必要记住书中全部的内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只要书中有那么一两个点对你颇为触动,影响你有所改变,这本书就没有白读。只要去改变,就有可能收获全新的自己。

    什么是觉醒?什么是成长?真正的觉醒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渴望,立足长远,保持耐心,运用认知的力量与时间做朋友。认知影响选择,而选择会改变命运。所以成长的本质就是让大脑变得更加清晰。

    关于心态上的改变,在读这本书之前,我算是处在人生的焦虑迷茫期,庸庸碌碌地工作三年,业绩上没有任何大的起色,我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根本就不适合做业务,那我适合做什么工作呢?这份工作我从毕业以后就一直在做,中间没有辞职跳槽过,其他的工作我不了解也不知道是否适合我,我开始纠结要不要换一份工作,我不知道该做何选择。

    可是我又是一个比较安于现状的人,熟悉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让我很有安全感,如果这一切都发生改变,我不知道我是否能接受适应。所以我的内心无比煎熬,想去做一些改变,却又无从下手。精神想要跳出舒适区,身体却一直在舒适区的温柔乡里徘徊。

    这本书中所说的话点醒了我,人与人之间真正的差距可能就体现在最后那一点点行动上,没错,就是行动力!想先看到结果再行动的人,往往无法看到结果。真正的成长不在于自己懂得了多少道理,而在于自己改变了多少。

    看完这些话,我的心中像扎上了一颗定海神针一样,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内心的平静,坚定的力量,和改变的决心。像柳暗花明一样豁然开朗。

    没错,我想得再多也没用,我需要做的是行动和改变。先努力思考一下,我为什么焦虑迷茫,其实工作好像并不是真正令我焦虑的原因,而是因为我感觉到这一年中我增长的只是年龄,没有增长学识和见识。

    最重要的是改变和行动!趁此我来盘点分析一下这一年我身上发生的变化。

    戒掉了外卖和奶茶瘾

    之前的我,道理都懂,就是不做。明知道外卖不卫生,奶茶喝多了上瘾,还毫无节制。

    后来的我行动上的改变是,想点外卖了就在手机上搜搜想吃什么,黄焖鸡米饭还是麻辣烫?再查一下黄焖鸡或者麻辣烫的做法,去楼下买需要的食材,自己做想吃的外卖。结果我发现,自己用心做的饭比外卖好吃一百倍!

    关于我是如何戒掉奶茶瘾的,一年前我买了一个破壁机,就刚买的那段时间经常打豆浆喝,后来就一直放在厨房的角落再也没动过它。我把破壁机翻了出来,打各种豆类,红豆红米红枣糯米,黑豆黑米红枣糯米,黄豆红枣豆浆,打好的豆浆倒入杯中,再加入适量纯牛奶,偶买噶,味道跟奶茶差不多!经过一段时间的喝豆浆模式,我终于不再想点奶茶喝了。

    戒掉了拖延症,我开始立即行动

    之前的我吃完饭以后,就一点也不想动了,只想躺着耍手机,于是待刷的锅碗就泡在水池里,等到下次做饭前再去洗。现在我无意识地给自己洗脑,吃完饭后,立即走进厨房洗碗,发现刚吃完饭洗碗很轻松,因为时间长了碗上的饭会干上不好洗,所以最高效的还是吃完饭立即洗碗。

    之前的我把脏衣服放进洗衣机里就不想再管了,等衣服洗好已经半天或者一天了,才想起来要把衣服晾起来,而且极不情愿地去做这件事。有时候想起来了要晾衣服,但是就是不想做直接选择忘记。其实湿衣服在洗衣机里放的时间过长会滋生细菌,后来我就强迫自己,听到洗衣机洗好的提示音一响就立即走到洗衣机前去晾衣服,结果发现这本来就是很小的一件事,一会儿就把衣服晾好了,只不过之前的我一直拖延。原来这就是心理原因,越不想做的事情,越觉得这件事情难做,其实真正做起来根本就不是事儿。

    情绪变得更加平和

    之前的我,遇见很小的事情做不成,都能把自己急哭,不管事情能不能解决,我首先做的就是先哭一场再说。当遇见不能立即解决的难题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怎么办,怎么办,好想逃避,不想面对这个问题。就比如我之前报的一个舞蹈班,舞蹈室因为老板个人原因准备关掉舞室,然而我的卡里还剩半年的学费,需要她退给我。刚开始她并不打算退钱给我们,大家就组团报警投诉她,但是我不想处理这个事情,就直接视而不见,最后虽然她把钱都退给了我们,但是我在处理这个问题的时候却选择了逃避。

    前段时间搬家,洗衣机需要重新安装,由于与现在的水管接口不匹配,我花了好长时间试着连接都不成功,越不成我就越急,急得我又想哭一场。可是这次我不再选择逃避,而是正视问题,我开始在手机上输入文字,一个字一个字地理清了这件事的整个经过,最后发现这就不是个事儿,等明天再去五金店买接头或者直接找安装工安装就好了,没必要让自己急得这么难受。当写完这些话后,我的内心变得无比平静。关于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这件事,也是在这本书中学到的方法,就是把事情写下来,写完以后,理清了思路,情绪就自然而然地化解掉了。

    当遇到问题时,我需要做的是想想如何处理问题,怎么解决问题,而不是哭一场,直接逃避视而不见。

    开始慢慢养成早起读书的习惯

    关于书中提到的,早冥读写跑,人生五件套,成本最低的成长之道,早起 冥想 读书 写作 跑步(运动),我现在算是已经渐渐实行了其中的四项。

    冥想目前还没有进行,不过我已经下载了冥想app,以后会进行尝试,冥想可以锻炼我们的专注力,我相信书中的这句话,成功的秘诀就是极度专注!

    运动类的项目,我一直在坚持跳舞,不知不觉已经学了两年多了,跳舞成了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部分,我超级超级喜欢跳舞,我很喜欢呆在舞蹈室里的感觉,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舞蹈动作中,然后把学到的每个动作连贯到音乐里,我可以确定的是,在那一刻我没有分神,是全然地活在当下。

    曾经的我也是早起困难户,特别是到冬天的时候,明明闹钟已经响了,可是身体就像灵魂出窍了一样动弹不得。如果头一天稍微熬会儿夜,第二天更是头脑发沉,眼睛睁不开。

    我发现了早起不了的原因是因为晚睡,我一直觉得晚上九点多十点多根本就不是睡觉的时间,必须得熬到十一点以后,玩手机刷抖音刷得眼睛发涩睁不开了,才恋恋不舍地关灯睡觉。

    当我下定决心开始改变,晚上戒掉刷短视频,强迫自己早早地洗漱完了关上灯,提前进入睡眠状态,没想到效果甚佳,第二天天不亮闹钟还没响我就睡得自然醒了。

    一日之计在于晨,古人的话一点也没骗人,早上果然是脑子最清醒的时刻,用这珍贵的一到两个小时的时间读书,效果比平时碎片化的时间翻好几倍。我可以极度专注地沉浸式阅读,全身心地享受书中的每个文字,这种改变让我获得了极大的成就感!

    早起后上班前有了一段属于自己的时间,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读书的习惯,每天不看一会儿书才浑身难受。我读书很慢,统计了一下今年电子书加纸质书共看了十五本,虽然读得不多,但每一本我都享受其中。我读的书构成了我,在我身上发生的每一点点改变都来自每本书对我的潜意识的熏陶。

    开始下定决心写作,也是我纠结了很久才做好的决定,我认真的分析了一下我自己,觉得我的写作能力还是远远大于我的听说能力,说话时可能说不利索,但写出来却能清晰地表达我的想法,我发自内心的想说,我就是为写作而生。

    虽然一开始不知道要写什么,随着自己一点点慢慢地摸索,竟然也能写出个几千字来,看着这些被我写出来的字,我的内心无比喜悦,这是我很久都没有遇到的开心的感觉。往后还是要继续学习,努力写出更优秀的文章!

    插播一个小插曲,在分别读完了一遍《认知觉醒》的电子版和纸质版的书之后,关于读电子版和纸质版的书,我想说一下我的真实感受。

    电子版的书看起来确实非常便捷,我可以随时随地打开手机开始看书,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读书的过程中会发现很多共同阅读的书友,发现很多灵魂和思想相似的人。

    当我读到某一个片段时,突然联想到我亲身经历的故事,我会非常兴奋地发表自己的想法。很多次都是这样,在我过去的人生中经历的某些事,已经随着时间渐渐遗忘,可是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会突然想起来,哦我之前也有过这种相似的经历。这种灵感可遇而不可求,只会出现在读到那一段的那一瞬间。

    而且电子书读完以后,电子划线的部分可以随时翻看。书架上显示的这本书“已读完”也会让人很有成就感,关于读完这本书我用了多长时间也会有一个记录。

    但是读电子书大部分用的都是碎片化的时间,没法更专注地沉浸在书中感受。就像我上次读完《认知觉醒》后,只过去半年时间,书中的大部分内容我都渐渐遗忘了。一个原因是我没有“极度的专注”于书中,另一个原因就是读完之后我没有用我自己的语言对这本书做一个总结。

    读纸质版的书会更有仪式感,打开塑封,翻看目录,用手指去触摸每一张纸,鼻息中可以感受到细微的书香味儿,然后一页一页地翻看书中的内容,每翻一页纸张也会发出清脆的响声。可以说,读纸质版的书,涉及到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多种感官体验。

    看纸质书的时候,大部分都是用固定的时间段阅读,算是一种更加沉浸式的阅读方式。对非常认同的或者感触颇深的某一句话,我可以用铅笔狠狠地划上一笔,就好像划完之后会将这段文字储存到脑中一样。

    当看到三分之一的时候,一半的时候,三分之二的时候,合上书,书签被夹在其中,看看过的部分,会很有成就感,哦原来我在这本书中已经走了这么长的路了。

    但是书的重量压垮了我,上次搬家的时候,搬起那沉甸甸的两箱书,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书的重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了两遍《认知觉醒》才发现原来今年我的改变来自这本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nhlc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