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11月份开始,我在网上下载了《大宇茶馆之话说唐朝》的文件,存在手机中,每天上下班的通勤时间享受大宇幽默的播讲。到今天,总算是听完了,314回,一刷完结。仅以在此处记录听后感想,不去纠结到底历史正确性如何,我持肯定态度,毕竟是改编自王觉仁著作《血腥的盛唐》。
我喜欢喜马拉雅主播大宇的播讲风格,幽默诙谐,慷慨洒脱,他把枯燥的历史讲的声情并茂,每到伤感之处,他会哽咽啜泣,真正将自己融入到了那个动情的历史瞬间。第一次听大宇的作品好像是在2016年左右,从《悠悠南北朝》开始的。到目前为止,他的秦、汉、南北朝、唐、宋、明、《帝师刘伯温》系列等我已经听完一遍了。他的声音陪伴了我无数难以利用的通勤时间,在充分利用时间的同时,也让我学习了历史。
原来唐朝并不想人们想象中的那么强大,前期的多么强盛和后期的多么颓废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和鲜明的对比。每个朝代强盛都相似,但却有着各自不同的衰败。如果将各个朝代按照当时的全盛状态进行排名,唐朝绝对能排进前三名。如果将各个朝代按照衰败的惨烈程度排名,唐朝也能进入前三。
为什么这么说呢,唐朝的强盛大家也都有所耳闻,什么万邦来朝,争先臣服,贸易往来繁荣等等,这些在其他王朝的鼎盛时期也有存在,也不新鲜。新鲜的在于后期的衰败,我觉得唐朝后期的动荡丝毫不比战国时期差,各个藩镇节度使拥有军政大权,如果心术不正俨然一个土皇帝,甚至有些节度使的职位形成了兄终弟及父死子继的潜规则,而不是再由中央指派和任命。看谁不顺眼就揍谁,看皇帝懦弱就佣兵自立。
而朝内党争不断,你方唱罢我登场,力量此起彼伏,搞得朝堂人心惶惶乌烟瘴气。此外,宦官弄权的局面屡禁不止,甚至有几位皇帝被宦官谋杀。某些得势宦官长期把持朝政,担任大内禁军领导,直接掌握军队,擅行废立之事屡见不鲜。从中唐开始直到唐朝灭亡,宦官的势力才得以彻底的根除。
更要命的是,老李家还有中风遗传病,像唐玄宗那样长寿的皇帝几乎没有,大多数最后的死因都和中风有关,其中就包括唐太宗李世民。要说那些无所作为的皇帝,犯病也就犯病了,没什么大不了,再换个人做皇位就行了,也有一些迷恋道教长生术的皇帝,服食大量丹药把身体吃坏的。但是有一些有能力、有理想、有抱负、有作为的四有好皇帝也迷恋丹药,导致英年早逝抱憾终生。
例如在晚唐开创有“小贞观”之称的皇帝唐宣宗,宣宗收付河湟之地,开创“大中之治”,这在晚唐中已经是骄人的成绩了,为即将颠覆的唐帝国大厦又深深的插了一根承重柱。
到了最后,天灾频发赋税过重导致大规模农民起义,加上边境告急的文书雪片一样飞进皇宫,内忧外患之际,却没有一个人能扛得起振兴唐朝的这面大旗。最后,唐朝终结于朱温手中,但却不是太平盛世的开端,更大的浩劫纷至沓来,从此开启长达3个世纪军阀混战的五代十国。
到此,也能明白了赵匡胤当时为什么在开国后急于收回将士手中的兵权,上演了一出“杯酒释兵权”的宴会。虽然此方法大大削弱了戍边军队的力量,但是终宋一朝,也没有像唐朝频繁的发生军阀割据自立的情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