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职场达人七步法之三:“排除自己不喜欢的职业和行业”。

职场达人七步法之三:“排除自己不喜欢的职业和行业”。

作者: 6c0157bde930 | 来源:发表于2017-08-25 11:24 被阅读18次

前面第二步法我们在详细分析了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价值观、需求,通过各种方式及回忆、总结发现自己先天所拥有的天赋,接下来我们离职场达人更进一步了。


“排除自己不喜欢的职业和行业”。

简言之就是我们不喜欢在什么行业从事什么工作,或许是自己天生不擅长的,或许是不喜欢的,甚至是讨厌,只要一提这个工作,莫名产生了负性情绪。 负面情绪会带起外周神经性的变化,比如出汗、心率。这应该是进化时产生的心理机制,身体变化从而去适应不合适的环境,这种适应行为肯定会加大心理资源的消耗。有研究证明,负性情绪下, 如果持续从事这项工作基本上是没有未来的,健康也会变得更坏,失眠、焦虑,长期严重的还会抑郁。

一、为什么要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

回答这个问题前,我想先提出另一个问题:为什么做喜欢的事情的时候不会累?——或者说不容易累,或者乐在其中累得开心。显然这个问题要简单些。用愉快的心情源自于大脑分泌的化学物质(类似吗啡,还有热恋时候分泌的另一种物质,每一种快乐对应的分泌物我记得是有差异的,坐等大神细说),如果是“快感”那就连肾上腺素之类的都有了。这些带有生理唤醒作用的物质可以加强人的注意力,反应速度,缓解疲劳感甚至缓解痛感(类似吗啡)。

1832年,林肯失业了,这显然使他很伤心,但他下定决心要当政治家,当州议员。糟糕的是,他 竞选失败了。在一年里遭受两次打击,这对他来说无疑是痛苦的。 接着,林肯着手自己开办企业,可一年不到,这家企业又倒闭了。在以后的17年间,他不得不为 偿还企业倒闭时所欠的债务而到处奔波,历经磨难。
随后,林肯再一次决定参加竞选州议员,这次他成功了。

林肯的内心最向往的工作,但因为生计,他不得不经商创业,结果也是可想而知的,接着他继续从事自己喜欢的政治工作,最终取得了成功。下面的成功转行的例子,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

鲁迅,弃医从文,成为一代文豪。尚雯婕,之前是复旦法语系高材生,为了自己的音乐梦想,参加超女,并夺得冠军。陈坤,先是唱歌没出名,后来演戏出名了,演而优则唱。模特张亮,以前是个厨师,后来当了模特,参加爸爸去哪儿之后人气大增。

刘翔开始是练跳高,后由于身高等因素不适于此运动改而练田径并成功


二、从事不喜欢的工作导致什么后果?


我自己第一个感觉是做不喜欢的事情特别累,从生理来讲缺少了愉快体验和缓解生理和心理疲劳的大脑分泌物或其他腺体分泌物,所以疲劳来得“更”快更强。
因为~事实上累是正常的,不累才是不正常的。如果你拿愉快的做事体验来作为“标准要求”,那自然其他事情就变得“枯燥乏味难以忍受”了。

第二个感觉是:做不得不做而又厌恶的事情,调用了更多的心理和生理资源。我的思绪总会跳出状况外,你要拿出一部分注意力去“说服”自己接着做。跟做你喜欢做的事情全身心的自动投入不同,愉快的体验顺其自然就好,不需要调控。而厌恶的体验则需要去“克服”,这一“克服”不是没成本的,“克服”是需要你动用“理智”“反省”去实行的。你看,这么一来你就多了一份消耗。这是心理资源的成本上升。生理资源上而言,由于你无法完全投入到某个动作,所以你的动作是不自然的,不流畅不连贯的。身体要不停有意识的调节到适合的状态,这就给身体额外的负担。如果你有类似于愤怒的情绪,可能导致你用力过程,体力分配不均。比如,整理家务。有一次不得不拖地板,我又正看电影,因为不情愿的暂停了。但是拖地板的时候我非常用力,想尽快拖完,不符合我平时的体力分配。也没有专注于当下,那自然就累得快。而且不情愿本身也是消耗体力的(心跳加快,体温升高)。还有另一个原因,你懈怠,也就是你根本没有“生理唤起”,相应的肾上腺素之类的帮助肢体更好更久更快运动的物质是没有分泌的,那你自然也累得快。


还有,我本科答辩要写“论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人力资源影响”一万五千字,手写。那些得我一个累字了得。可是平时自己写日记,奋笔疾书五千字那是小CASE。问题就在于我写日记杂文时候注意力是在表达上,而不是凑字数上。写字时候的状态也是轻松握笔,而不是恨得要把笔掐碎。人在情绪较差或者失控的时候,容易有多余的动作,这些都是要耗能的。所以武侠小说里的绝顶高手,个个都是气定神闲淡定从容的样子——节能高效状态。

第三个感觉是:这是一种自我防御。也就是说,通过有意无意的强化和关注自身的不好的感觉,你在给自己提供更多的“证据”,证明这事儿干不下去了,必须停下来。这个过程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你越关注越不能投入事情本身,越做不好,越烦躁越不能做好。这过程也带有上述的“心理资源成本上升”的情况。最后情绪控制的成本滚雪球到你承受不了,——恭喜你,你终于说服自己放弃折腾自己了。 这个感觉基本上是在说:“觉得累是为了让自己有理由停止。”。然而实际情况也可能是:厌恶感和疲累感在提醒你自己,你不喜欢不适合做这件事情。

第三、要区分是真的不喜欢,还是情绪、压力导致

我们从学校毕业,一旦进入社会,就由不得你任性。因为你的任性也许会给你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我一直推崇做事就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如果你不喜欢这个工作,就一定不会做出成绩的。但是喜欢这个事情很难说,有的人天生就喜欢某类工作,比如我,从小就喜欢商业、地产业,所以我工作20年了,虽然换过很多单位,但是从来没有换过行业,即使进入制造业也很快离开了。还有的人开始不喜欢,但是入行以后,随着对行业的了解,慢慢就喜欢了,这样的人也不在少数,而且在我看来,应该是占大多数。你没听总说干一行,爱一行吗?还有就是有的人,从接触不喜欢,到了解更不喜欢,那还等什么啊,赶紧换行就好了。

有时候,喜欢不喜欢的判断,可能会因为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原因而导致的误区。比如,你的同事不好接触,你的领导过于严厉,你的单位欺生等等,都会给你造成心理阴影,从而爱屋及乌的厌恶这个行业。建议你对自己的现状梳理一下,找出自己的兴趣点,看能不能引发出新的思路。如果真的不喜欢,换换工作也好,有道是“人挪活,树挪死。”也许换个环境,就有了好心情了呢。佛曰“境随心转”。 

我们对不喜欢的工作的厌恶感和疲劳感的自然形成是不受控制的。但是可以转移注意力,改变认知,控制身体有效活动,稳定情绪;以此来减少不适感。问题很多人这方面能力全面不足,面对任何”不喜欢“的工作都无法克服,只能做带来快感和快乐的工作,我们更要重视自己的第一份或转行后的工作,职业规划书做的好不好至关重要。

总结:

我生命里最大的突破之一,

就是我不再为别人对我的看法而担忧。

by 罗伊·马丁纳

一、从自身的条件分析(生理、心理、先天条件):

1、尽量能与所修专业统一起来。无论我们所学的是什么专业,毕竟付出了四年的艰辛与努力,应该说它是我们最熟悉的一个专业,并且我们也掌握了一些相关的理论和基本知识。如果职业能与所修专业一致,或是对口,那就是学有所用了,没有白白浪费四年的时光。由于我们学过并熟悉这个专业,从事起来上手也会很快,同时也极利于个人能力和才华的施展。

2、尽量与个人的兴趣、爱好统一起来。人的一生犹如一次艰难的旅程,可就在这漫长的行程中,心情往往会决定我们的脚步。如果在开始选择这个行程和方向的时候就没有明确一个符合自己意愿的目标,那你这一生都将会与苦闷和抑郁为伴。相反,如果这个目标正是你发自内心想要追求和得到的,那你就会有无尽的热情去追逐它,智慧和力量才属于你,困难才称其为挑战,挫折才称其为考验,你这一生才将充满着无尽的乐趣。

3、注意考虑自身优长和潜能因素。第一条讲了所修专业,本专业应归属于个人长项之列。但除专业外,我们每个人可能还有很多先天或后天的优势。如人品、性格、吃苦精神、思维能力、语言文化表达、与人交往等等,这些看似与业务无关,都属于自身优势,或是优长。如果能将这些优长用于未来的工作之中,极可能会收到“如鱼得水”或“锦上添花”之功效。

二、外部行业(大环境)因素:


1、(企业、单位)的发展前景。无论你是想去政府机关,还是准备到企事业单位,首先要考虑的是你所要去的这个行业、部门或单位的前景如何。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你在这个单位工作的持续时间,关系到对你提升空间的大小。或许刚毕业还年轻的缘故,很多毕业生往往带着一种“虚荣”心理去择业。有的很是在意公司规模,认为那些有知名度或是规模较大的企业就是最好的。有的在意办公环境,认为那些写字楼里的单位就是正规的,在这样的单位工作会很体面。有的在意当前的薪资及福利待遇,如“五险一金”等,把目光只盯在点滴的既得利益上。还有的根本就没有明确目标方向,或是凭一时兴趣,很盲目或是很随意地去择业。认为自己还年轻,找一份工作先干着,将来不满意或遇到更好的工作在跳槽。殊不知这些缺少慎重和不负责任的做法,很有可能会影响你的一生。对一个单位来说,无论是机关还是企业,它目前的规模并不完全代表它的前途与前景。有的企业规模很大,影响力也很强,但或许此时这个点位正是它发展轨迹的峰值。对于那些写字楼里的单位也不能一概而论,有的也可能说黄就黄,说关张就关张。说到这里我想提示大家一句,如果你是一个有志青年,暂时最好不要贪图那一张办公桌、一部电话的、一台电脑的工作环境,趁年轻还是要到市场经济一线去体会和磨练一下自己,为自己的人生先奠定一个基础。2、看此岗位是否适合自己。其实找工作如同买衣服、买鞋子的道理。再好的衣服、鞋子,如果不适合你,穿上会十分别扭,且会影响自身发展。3、看薪资待遇。虽说我们年轻,应把未来发展放在择业的首位,但薪资待遇也是要看的,因为我们毕竟要生存、要吃饭。只有今天活下来,才能考虑明天的发展。另外,透过薪资待遇,也能看出一个企业的实力,以及老板的为人。一个企业,如果它的老板属于那种抠抠嗖嗖之类,这样的企业前景也不会好到哪里,所以,选择这样的企业应慎之又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职场达人七步法之三:“排除自己不喜欢的职业和行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nlud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