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友友一起学诗词(六)

作者: 汉水楚云 | 来源:发表于2019-08-19 18:15 被阅读32次

A.诗的常见格式

诗的创作除绝句有时可以押仄韵外,律诗完全押平韵。平仄交替对照使用,已经形成了固定格式,多读常作,习惯成自然,哪一个字用平或仄,或可平可仄,信手拈来不是问题。“一三五不论”是指七律中的第一、第三和第五个字,“五”不是指五言律或五言绝句中的第五个字,在五言律和五言绝句中的第五个字,是押平韵,还是押仄韵,甚至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前人指出五言中“平平仄仄平”不得改成“仄平仄仄平”;七言中“仄仄平平仄仄平”不得改成“仄仄仄平仄仄平”,这就叫做犯孤平,是诗家大忌。但也有打破惯例的拗句,如崔颢《黄鹤楼》这首诗,平起的,首句不入韵,诗中“昔、鹤、一、不、复、白”都是仄声,第一句“乘、鹤”,第三句“去”存在平仄交替原则的问题,第三句除了“黄”字是平声外都是仄声,变动过大。后四句中的“汉、芳、鹦、江”字的位置应用的格式是可平可仄的,总体来看,有点象“七律”那么一回事。《随园诗话》的作者就有打破常规,内容优先的说法。

所谓拗句就是读来不顺口,听来不顺耳,诗人作了拗救的处理后,效果就不一样了。什么是拗救呢?如“黄鹤一去不复返”中仄声字太多,于是用“白云千载空悠悠”作为补偿,因为“白”和“载”是仄声,其他的五个字都是平声。这就是拗救。还有毛主席《答友人》中“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寥”的位置应用的格式是仄声的用了平声“寥”,把“梦”的位置应用用的格式是平声的换成了仄声“梦”,这也是拗救。

至于对仗,要求也较为严格。律诗中第一、二句为首联,第三、四句为颔联,第五、六句为颈联,最后两句为尾联。五律和七律多数是颔联和颈联对仗,首联和尾联可以对,也可以不对。

对仗并不难,我们可以参照《笠翁对韵》,学习一下《声律启蒙》。再说

和友友一起学诗词(六)
和友友一起学诗词(六)
和友友一起学诗词(六)
和友友一起学诗词(六)

绝句原本就是两个联对,后来放宽了限制,成了自由的四句话,我们姑且称作绝句,但有格律的框框,否则就是诗歌、顺口溜或打油诗。

相关文章

  • 和友友一起学诗词(六)

    A.诗的常见格式 诗的创作除绝句有时可以押仄韵外,律诗完全押平韵。平仄交替对照使用,已经形成了固定格式,多读常作,...

  • 和友友一起学诗词(六)

    B.词的格律 词和诗不同,每一个词牌都有一定的句数,每一句都有一定的字数,每一个字都大致固定。也有少数词的平仄同《...

  • 和友友一起学诗词

    (一)写诗要讲平仄 现代人写诗词押韵,一种是普通话的韵,另一种是《佩文诗韵》的韵,还有一种是方言的韵。诗与词不同,...

  • 和友友一起学诗词

    (二)诗词要悦耳动情 诗,忌犯孤平,七言中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五言中一三不论,二四分明,还要看平声入韵,还是仄...

  • 和友友一起学诗词

    (三)词语的运用 同义词选择恰当,就能够准确地表达观点、充实内容,有太多的词语汇聚供作者选择,写起诗来可谓得心应手...

  • 和友友一起学诗词(五)

    A.诗词的修辞艺术 写诗填词,离不开形象的比喻和精炼的语言,力求含蓄,不宜直白,有时加入丰富的想象,掺杂夸张或虚拟...

  • 和友友一起学诗词(五)

    B.诗词的修辞艺术 绝句和律诗中,严格的说来应该避免重复用字,上面提到郑谷的《淮上与友人别》中,“扬子江”、“杨柳...

  • 和友友一起学诗词(四)

    关于诗词的遣词造句 写文章,一个完整的句子中有主谓语,还有定状补语的成分,而在诗词中语序、句式、词类、省略都与散文...

  • 欢迎关注《论语大讲堂》和《三笑集》

    《论语大讲堂》发表友友们关于《论语》的解读和学习笔记,各抒己见,一起学《论语》。 《三笑集》发表友友们关于儒、释、...

  • 《赠汪伦》赏读晨写(98)

    每天与小朋友一起赏读古诗词。 这些古诗词选自《古诗词背诵80首》。希望友友们能一如既往地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和友友一起学诗词(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nmes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