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性格古怪的人。
平时宅得不得了,少有与外界的交流。习惯了晚上的安静时光。看书,听音乐……大概是个小疯子。
今晚的发疯行为是看书——《我的阿勒泰》。文字版的阿勒泰和影视版的阿勒泰还是有很大区别的,编剧也是了不得,能把这一片片的生活碎片拼凑出这样浪漫的一部影视剧。
这段时间,我的日子好像过得很慢很慢,让我有很多时间可以与自己对话,我很感激自己给了自己这样一段美妙的时光。但对于工作中的我来说,时间过得很快很快,快到马上就要中考,期末考。
在这段与自我对话的过程中,我越来越意识到,我追求的,向往的,热衷的,从来都是文字,而非教育。我喜欢用文字表达时带来的愉悦感,我喜欢写作,喜欢用文字表达,喜欢有温度的文字,喜欢大自然,喜欢人类,喜欢这个世界,但不喜欢现实生活。活在梦里,而非现实里。而我现在开始觉得,能活在梦里也是一种能力。
但我不得不承认地是:在过往的教学生涯中,我的学生,我接触到的家长,他们给了我很多很丰富的人生体验。教学相长,我不仅是他们的老师,他们也是我的老师。他们让我更好地在这个世界上立足,而我陪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走一段路,并竭力致力让我的出现带给他们一些启发,助他们一臂之力。我始终希望我的存在不仅仅是教语文的,教历史的,而是希望我的存在能让他们找到另一种看世界的方式。
我期待着我的学生,能看到文字的魅力,能完成读书的习惯,能向身边的人准确地表达心中所想,能用心关注我们的生活,养成用心看世界的习惯,用文字照亮人生。能让自己不管身处哪个阶段,都能从文字中汲取力量。
只是最近的我,开始有些迷茫。因为作为老师,我在教育中期待的更多地是让孩子们理解文字,爱上文字,学会从文字中汲取力量,养成终身读书的习惯,并且能用文字表达自己。那我想给孩子的是不是我的学生想要的呢?我走在教育这条路上是否存在偏差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