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规划六层次,分为环境、行为、能力、信念、身份、使命。从上向下看,使命、身份、信念称为上三层;能力,行为,环境称为下三层。下三层,是我们可以意识到的三层;而上三层,需要在现实生活中分析引导。
1.环境: 外界的条件和障碍(在哪里?)人体以外的外界事物都叫外界环境,即某人,某事,某物,某时,某地。
思维模式在环境层面的人注重外部环境和辅助条件,与心理学“外部归属”相似,认为问题是他人的过错或环境不好。譬如,当他们生意不好时,他们认为是竞争太激烈,才导致他们没有得到提拔,或者就是领导对自己有偏见等等。它的主要应对机制是“抱怨”。外 归因
2.行为:在环境中我们做的过程(做什么?)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每一个选择,说话,动作都是我们的行为。
从人们的行为层的思维方式看,关心自己的行为表现,认为问题的产生是由于他们缺乏行为能力,其主要应对模式是“行动、行动再行动”。譬如,如果他们工资很低,那么他们就会多加班、多工作,赚更多的加班费。行动 归因
3.能力:习惯=能力,养成什么样的习惯就具有什么样的能力(怎么做)
思维模式在能力层面的人注重自身能力的提高,认为问题的产生是由于自身能力不足,主要的应对模式是“学习、学习和再学习”。比如,如果工作没有很好的完成,他们认为原因是自身能力的缺乏,之后会重点提高他们自身的能力。自身能力 归因
4.信念:也是价值观,配合这个身份,应该有什么样的信念和价值观(去哪里?)
处于这种思维水平的人关注的是什么对他们来说是重要的,什么是他们想要的,他们的主要应对方式是“做正确的事”。我想要什么 驱动
5.身份:自己以什么身份去实现人生的意义(我是谁?)人生不同阶段身份不同,身份不同则信念不同能量不同。
思维模式在这个层次的人,关注的是“我是谁,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其主要的应对模式是“因为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所以我会做出某种选择和行动”。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驱动
6.使命:自己与世界中各种人事物的关系(为了谁?)
思维模式在领袖思维层的人的思维集中在“我与这个世界的关系是什么?我怎样才能改变它呢?”它的主要应对机制是“如何使世界变得更好?”。但是世界上只有少数人能够达到理想的水平,因为他们在思考与世界的关系。如何使世界变得更好 驱动
我们可以看出,低层次的问题在高层次时就可以很容易找到解决办法,可在同层次或低层次中寻找办法往往会适得其反。层次越低的问题,越容易解决;而当问题在信念或身份层时,解决起来会相对困难。
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如果能找出困难在哪一个层次的话,便能更有效的解决问题。
每个人都有自己跃迁的层次,有的人停留在身体层面,被感受和本能控制,被环境刺激和结果控制;有的人上升到理性层次,用理性思考、控制、遵守规则和信念......
如果你在迷茫和混乱,找不到人生的意义,可以自上而下,想想你能为他人和世界做点什么,哪怕是很小的事情,你也会找到你的意义,从而明确你的身份层。身份是主动的,角色是被动的,个体需要去角色化,才能更好地决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