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项,解题关键词是“对《宪法》和《刑事诉讼法》”、“具体化”。2004年我国宪法修改时,第一次引入“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规定。1996年《刑事诉讼法》中没有专门规定“尊重和保障人权”,2012年《刑事诉讼法》在第2条明确规定了“尊重和保障人权”,因此,《刑事诉讼法》第2条的规定也被称为人权条款。《宪法》与《刑事诉讼法》中的人权条款需要在刑事诉讼活动中通过若干原则和具体法律规定来具体化,保障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原则由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4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依法享有的辩护权和其他诉讼权利。诉讼参与人对于审判人员、检察人员和侦查人员侵犯公民诉讼权利和人身侮辱的行为,有权提出控告。”可见,该条文通过相对细化的规定对《宪法》与《刑事诉讼法》中的人权条款进行诠释。A正确。
B项,解题关键词是“诉讼权利”、“核心”、“辩护权”。诉讼权利,即诉讼参与人参加刑事诉讼活动,依法行使诉讼行为的合法权利。整个刑事诉讼活动的核心就是在国家专门机关和相关诉讼参与人参与下,解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刑事责任问题。从某种角度讲,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刑事诉讼活动的核心焦点。为了对抗公诉或者自诉,最大限度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需要辩护权作为盾牌,因而保障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核心在于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辩护权。B正确。
C项,解题关键词是“享有诉讼权利的同时”、“承担法律规定的诉讼义务”。权利和义务是相对的,诉讼参与人在享有诉讼权利的同时,还应当承担法律规定的诉讼义务。公安司法机关有义务保障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也有权力要求诉讼参与人履行相应的诉讼义务。C正确。
D项,解题关键词是“受犯罪侵害的人”、“起诉权和上诉权”。在刑事案件中,受侵害的人在公诉案件中被称为被害人,在自诉案件中被称为自诉人。其中,对于自诉案件而言,自诉人既有起诉权,也有上诉权。但在公诉案件中,被害人没有起诉权(但享有控告权),也没有上诉权(但享有申请抗诉权)。故D项表述较为片面,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应当选ABC。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