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本人原创首发 文责自负。
本文为理事会第三期读写营日常习作。
学员编号:03007
根据一段对话,练习写故事。
北上的列车像一条蜿蜒的巨龙,载着满满登登的一车人,它夜以继日地行进着。它穿过了漫长的夜晚,又穿过了短暂的黎明。当清晨第一缕曙光照进绿皮火车的车厢里的时候,当车外不绝于耳的咣当声变成了长长的汽笛声的时候,跑了一天一宿的火车放了一个长长的屁。一切,戛然而止了。
16岁的小江被这突如其来的声响和亮光晃醒,他一个激灵就从连绵的睡梦中醒过来了。他飞快地跳下床铺,歪着脑袋往车窗外看。“哇!这就是北大荒啊!”窗外一望无际的新绿铺满了他的整个视野。看不出来是什么的庄稼正在春风的吹拂下,向他频频点头。好像是在热烈地欢迎他。
“别看了,别看了,赶紧拿行李下车了。”同车厢的小李哥哥提醒他。
“哦!来了~”小江慌忙地回过神儿来。他一蹦高儿就取下了上铺的行李,把他们扛在肩头,挤到了排队下车的人群里。
跟他一起下乡来北大荒的,多数都是上了高中的哥哥姐姐们,整节车厢属他年龄最小,所以大家都很照顾他。小江人也活分,嘴又甜,一路上哥哥姐姐叫过来,颇落了个好人缘儿。
这次能来北大荒,他太兴奋了。从小在北京长大的他,还没有出远门的经历,更别提见过这广袤土地的黑龙江了。他一肚子的好奇和他正在发育着的身体一样,每天见长。从他知道自己要下乡的点儿是黑龙江开始,他的脑海里就开始描绘过无数副在北大仓生活的画面了。
下了火车,一阵清冽的北风吹到了他的年轻稚嫩的脸上。
“呼~~~”他长长地吸了口中国最北方的空气,又把它深深地吐了出去。人,顿时更清醒了。他在心中不由地默念,“北大荒啊北大仓,遥远的我,来了!”
“小江,快走啊!跟上队伍!”小李哥哥又催他了。
“欸!”小江扛着行李,又一蹦一跳地追上去了。
一路上,兴奋的小江一直在左顾右盼。他眼里的一切都满是新鲜。
田野上已经开起了小黄花,“哦~这个我认识,这不是蒲公英吗?兴许还是北京的种子被风给到了这里呢!”
“咦~~这地上的蚂蚁可真大啊!一只能有北京的两个大!哈哈,小李哥小李哥,你快看呐~~”瞪大了眼睛的小江,忍不住一边瞅着地上,一边拿手拽着小李。
小李顺着他的手指望过去,脸上露出了宠溺的笑容。“问你个问题啊?”他突如其来地向小江发问了。
“嗯?你问。”小江一边走着,一边眼睛还在四下搜索着。
“你知道啥叫山炮吗?”小李继续笑着问。
“山炮谁不知道啊,不就是城里人形容农村人的说法嘛,尤其东北人好这么说!你问这干嘛?”小江回答地不以为意。
“哦!原来你知道啊!你现在的样儿啊,就是一个十足的北京来的山炮......哈哈~”小李像是得了什么便宜一样,大声地笑着。
“哦......哈哈,小李哥哥太坏了,挖个坑在这等着我呢!哈哈~~”后知后觉的小江终于听出了小李跟他说的善意的玩笑。装着样子要伸手去捶他。俩人嘻嘻哈哈的背影,让整个行进的队伍显示出了勃勃的朝气。
扑扑腾腾,打打闹闹。他们终于走到了下放的建设兵团。那是一个典型的四四方方的东北农村。低矮的板夹泥房子灰突突的,质朴极了。房前屋后的菜园地里,已经有人在里边劳动了。
“嘿!这儿还真是北大荒,连菜园子都有二亩地这么大!这要是在北京,都能盖出一大片房了!”小江伸着脖子手扶着幛子往园子里去看,小葱、小白菜已经长得绿油油了。
负责做饭的农场大姨正带着围裙,在给他们忙活饭。她手里正在洗的,就是这些绿油油的小菜。“唉呀妈呀,这些就是北京来的知青吧,瞅瞅一个个白白净净儿的,就是不一样。都饿了吧,马上开饭!”大姨热烈地跟大家伙打着招呼。她一开口,一股浓郁的大碴子味儿惹得大家伙儿哄堂大笑。
负责接站的连长大手一挥,开始发话了。“各位远道而来的同志们,年轻漂亮的姑娘小伙子们,你们在北大荒的家终于到了。我代表热情的黑龙江欢迎你们的远道而来。大家先洗手洗脸,马上开饭!吃完饭,我带你们好好参观咱们的农场,顺道再给大家分配一下接下来的工作啊!”连长一番热情洋溢的开场白,让睡饱了正兴奋着的年轻人的士气更高涨了。
大家伙呼啦啦围到水井边,开始洗手洗脸。冰凉的井水涤荡了一路的风尘,大家伙的知青生活就这么霹雳普隆地开始了。
一盘挂着细密水珠儿野菜被亮晶晶地端上了饭桌。桌子上已经摆满了一大盆冒着热气的大包子。
“咦~蒲公英还能吃啊!”小江一边拿毛巾摩挲着脸,一边好奇地伸着脖子打量着。
端菜的宋大姨“噗嗤”一下乐出了声儿,“啥蒲公英啊!俺们这嘎达都叫它婆婆丁!嫩的时候吃它,可败火了!你们坐了一天一宿的火车,肯定上火。这是俺们几个今天特意起个大早,在野甸子上挖的,你们赶紧尝尝。还有这个,是拿水炸过的柳蒿芽,这玩意儿只有这半个月能吃到,正是好时候,都被你们赶上了!你说你们这些城里孩子多有福吧!”
上了饭桌,就着香喷喷的鸡蛋酱。小江有生以来第一次吃到了婆婆丁。那味道苦苦的,越嚼越爽口,“别说,大姨,倍儿香!”小江一边往嘴里塞着,一边伸出大拇指着急地表达着。
“包子也好吃,猪肉酸菜馅儿,可真香啊!”旁边的小李也跟大姨伸出大拇指,夸奖着。
“包子是我大女儿包的,这会儿她正给你们烙韭菜盒子,也好吃......我说,你们别光拿它蘸鸡蛋酱,试试俺们这儿的河鱼酱,也是一早上在水泡子里捞出来的,成鲜了!”宋大姨热情地介绍着这些农家饭菜。
孩子们也真是饿了,一个个包子被他们大口大口地嚼着。眨眼之时,小山一样的包子盆空了!他们津津有味儿地吃着这些淳朴的农家饭菜,看得大姨那个乐呀。
年轻是真好啊!整个院子甚至整座农场都被他们带动得热气腾腾。
“妈!咸鸭蛋煮好了,你给大伙儿分了吧!腌得真不错,都开始流油了。”一个姑娘声儿像百灵鸟的歌声一样婉转地传进了人们的耳朵里。人们寻声望去,个个儿都看呆了。
来送咸鸭蛋的不是别人,正是宋大姨的二闺女,老曲二丫。原来是这边的锅不够用,宋大姨让二丫在自己家煮好了鸭蛋再给大伙送过来!
别看这二丫只有15岁,可跟她甜美的嗓音一样,她已经出落得十分好看了。
二丫小圆脸,毛茸茸的眼睛一眨一眨直忽闪,小巧挺拔的鼻子可爱极了,因为来的时候走得急吧,她鼻尖儿上亮晶晶的,全是汗。她刚能扎起来的辫子一左一右分列在圆脸蛋儿的两边,像极了两把整齐的小刷子。太阳光底下显得乌黑锃亮,衬托着她粉白的小脸格外水灵。乍一看,她就像是他们平谷的水蜜桃成了精呀!简直把满嘴野菜的小江给看傻了。
按理说,城里的漂亮姑娘他十六岁的人生也没少见,可这么淳朴可爱的,还是头一回。他只觉得自己的脸也红了,心跳也加快了。刚刚还大口扒拉着吃饭的架势立刻收敛了。
“要不,大姨和小妹,你们也坐下来一起吃吧!”他勉强挤出来这句话,说完就觉得自己的脑袋瓜子嗡嗡的。“江雪啊江雪,你可真没出息!亏你还是首都来的呢?”他在心里暗暗地骂着自己,怎么没头没脑地蹦出了这么一句话。
“我叫曲小花。小名儿叫二丫。我还有个姐姐,叫曲大花,以后你们管我们叫大花小花就成。”小花大大方方地说完,把眼睛转向了小江。
“你叫什么名字?看起来你和我差不多大。”
“我,我叫江雪,今年16了!”
“呀,这名字可真好听!我们这挨着松花江,一到冬天,江上会覆盖上厚厚的雪,可好看了......还有啊......”小花叽叽喳喳地还想说着什么,却忽然被妈妈打断了。她一吐舌头,跑到屋里灶门口去了。
“大花小花,名字可真好听,人如其名。并蒂双花。简直好极了!”小江一时愣在了那,嘴里念叨着。惹来一旁的小李哥哥一通笑话他。
“说!你是不是对小花一见钟情了!”小李哥哥捂着嘴揶揄他。
小江只觉得自己的脸“刷”地一下红到耳朵根儿了。
吃过饭,连长就来分配任务了。有去垦荒的,有去插秧的,有负责铲地的,有负责后勤的。
“后勤的工作就是跟宋大姨她们娘仨打配合。她们做饭,择菜,伺候园子,你们平时出出力,负责喂猪,起起猪圈,再帮着劈劈柴火,活比较杂,有点脏,你们看,谁来负责这项工作?前提是不能让大姨她们娘仨累着。”
“我!让我来吧!”连长话音刚落,小江就迫不及待地踮着脚举起了手来。一副急不可耐的样子,生怕连长瞧不见他。
连长摸着头皮想半天,扫视了一眼人群,最后又瞅瞅他。“这些人里,数你长得白白净净、又最秀气,干这些脏活,你能行吗?”
“能行!我们下来就是来体验生活的,一不怕苦、二不怕累,我早都做好思想准备了。”小江口条利索地站直了身子,把上面的话说得郑重其事。
“你,真不怕脏?”连长还是不放心。
“请领导放心!”小江肯定地点点头,又敬了个军礼以表决心。
“好吧,暂时答应你!不过为了防止你后悔,我还是先带你去参观一下猪舍,你再做最后的决定!”连长满脸堆笑,眼神儿里颇有些不信任。
在连长的介绍下,路过小花家,再往西走20米,就是农场的猪舍了。那是单独开辟出来的一块地,猪的吃喝拉撒都在那里。迎着西北风,越走,空气里的猪屎味儿可就越浓了。
“肉包子好吃,伺候猪可就没那么香咯,小江你可要想好了啊!”连长一边走一边给小江做着心理建设。
小江也一边走一边觉得耳根子发热、脸发红了。说实话,不用看猪舍,只闻这味道,他的心里都有些打鼓了。他下意识地回头看看不远处的小花家,又看看路边盛开着的一朵朵婆婆丁,那嫩黄的小花儿好像在迎着风跟他招手呢!
他像是得到了什么旨意。忽然停住脚,任风灌满他的裤腿。他就那么鼓足了勇气大声地说,“连长,不用去了,我想好了!这个工作我接。并且,有绝对的信心,我一定能干好它!”
太阳底下,小江青春的脸颊和他的眼睛一样在闪闪发光了。
(本章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