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的作品有深深的都市烙印,她的文字华美又悲哀,富丽又苍凉,充满缤纷的意象和朦胧的暗示,而又力求作出真实 精细的刻绘,强调启迪和联想。
对于颜色她有特殊的敏感,颜色在她的文字里呈现出来是立体的 有厚度的,带着阳光的温度……
色泽的调和,中国人从西洋学到了“对照”与“和谐”两条规矩——用粗浅的看法,对照 便是红与绿,和谐 便是绿与绿。殊不知两种不同的绿,其冲突倾轧是非常显著的;两种绿越是只推扳一点点,看了越使人不安。红绿对照,有一种可喜的刺激性。可是太直率的对照,大红大绿,就像圣诞树似的,缺少回味。——穿
古人的对照不是绝对的,而是参差的对照,譬如说:宝蓝配苹果绿,松花色配大红,葱绿配桃红。——穿
市面上最普遍的各种叫不出名字的颜色,青不青、灰不灰、黄不黄,只能做背景的,那都是中立色,又叫保护色,又叫文明色。——穿
张爱玲形容的童年是 老棉鞋里面的粉红绒里子、是暗红色的薄棉袍、是红棕色的热带……
她与继母的一段生活,永远不能忘记的是“一件暗红色的薄棉袍,碎牛肉的颜色,穿不完的穿着,就像浑身都生了冻疮,冬天已经过去,还流着冻疮的疤,是那样的憎恶与羞耻”。棉袍既薄,则见耐寒之苦,“暗红“、“碎牛肉”,似描尽了其色之陈旧可憎了。但还尚不肯罢休,进而喻之为“冻疮的疤”——深恶痛绝之情溢于字里行间,何等刻骨,无怪张爱玲对此耿耿于怀,成为永远不能忘记的隐衷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