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寂寞烟花屑|乐

寂寞烟花屑|乐

作者: Ann锡金 | 来源:发表于2021-06-23 06:53 被阅读0次

张爱玲写的一手好文章,不但在她当时,就是在几十年后的今天,她也是无与伦比的。

我们为什么那么迷恋张爱玲,因为她的与众不同,因为她的冷漠、尖刻、不动声色,因为她文字表达的感染力和穿透力,还有她观察问题的切入点和她的兴趣所在……

谈到兴趣,有人说张爱玲不喜欢音乐,这是她在谈音乐时自己的定论。但她写音乐的那种感觉、那种体会之深,怕唯有张爱玲才写得出:

我最怕的是凡哑林,水一般的流着,将人生紧紧把握贴恋着的一切东西都流了去了。胡琴就好得多,虽然也苍凉,到临了总像是北方人的“话又说回来了”,远兜远转,依然回到人间。——谈音乐

把凡哑林用一个“流”字,好似水一般一去不复返,人生就此愈流愈凄凉,说得人毛骨悚然。胡琴却是“远兜远转”,悠然回到人间。只有爱玲才想得出、写得出,体会之细腻无以复加。

我最喜欢的古典音乐家不是浪漫派的贝多芬或肖邦,却是较早的巴赫。巴赫的曲子并没有宫样的纤巧,没有庙堂气也没有英雄气,那里面的世界是笨重的,却有得心应手:小木屋里,墙上的挂钟滴答摇摆;从木碗里喝羊奶;女人牵着裙子请安;绿草原上有思想着的牛羊与没有思想的白云彩;沉甸甸的喜悦大声敲 像金色的结婚的钟。——谈音乐

我是中国人,喜欢喧哗吵闹,中国的锣鼓是不问情由,劈头劈脑打下来的,再吵些我也能忍受,但是交响乐的攻势是慢慢来的,需要不少的时间把大喇叭 小喇叭 钢琴 凡哑林一一安排布置,四下里埋伏起来,此起彼应,这样有计划的阴谋 我害怕。——谈音乐

安排布置、四下埋伏,然后慢慢向你袭来,这音乐形象 仿佛变成了午夜里的幽魂,出没无常;又仿佛诸葛孔明摆下的八卦阵,回还照应,天机莫测。

“四下里埋伏”,道尽作曲家的苦心,亦道尽听曲者的感受,可谓力透纸背。将作曲家呕心沥血的营构 谑称为“有计划的阴谋”,张爱玲的文字就是如此的妙不可言。

相关文章

  • 寂寞烟花屑|乐

    张爱玲写的一手好文章,不但在她当时,就是在几十年后的今天,她也是无与伦比的。 我们为什么那么迷恋张爱玲,因为她的与...

  • 寂寞烟花屑|童

    不知爱玲于童年的印象是否有她自己家庭经历的影响,她曾暗喻过压抑过甚,待老了 会一发不可抑制,唠叨的很。还用肚脐展览...

  • 寂寞烟花屑|女

    初读张爱玲的作品,往往震惊于她的真诚,真诚者:摹人状事、力存其真。例如她自己 虽也是女人,却对女性毫不偏袒,用了手...

  • 寂寞烟花屑|光

    读张爱玲绝非一朝一夕心血来潮或追风逐行,那实在是一种久已沉迷,浸到骨子里的读法。有时候恨不得学高尔基读小说那样,把...

  • 寂寞烟花屑|悟

    张爱玲的世界有着哀哀人生的叹息,既有明媚依稀的繁华,又弥散着烟云淡出后的沉寂,一如残留下的 破败的星空。大概连她自...

  • 寂寞烟花屑|吃

    张爱玲用淡然而并非淡然的笔触,创造了一个淡然而并非淡然的荒凉的世界,家常的荒凉、触目的荒凉、琐碎的荒凉、冷酷的荒凉...

  • 寂寞烟花屑|色

    张爱玲的作品有深深的都市烙印,她的文字华美又悲哀,富丽又苍凉,充满缤纷的意象和朦胧的暗示,而又力求作出真实 精细的...

  • 寂寞烟花屑|爱

    很久没读爱玲了,我觉得现代女人总该有那么一段时间去被爱玲的香气浸润一下,不是顾影自怜,也不是矫情,单纯的就是去沉浸...

  • 寂寞烟花屑|忆

    初遇爱玲是偶然,在一家小书店随意翻了《张爱玲文集》,金庸年龄的我不觉为之一震,狂喜不已,最后竟然沉迷到如醉如痴的地...

  • 寂寞烟花屑|父

    都说父爱如山,父爱宽广,对于张爱玲来说父爱虽在,却是挥之不去的失望和记恨。 父亲节那几日收到了“头条”的提问:小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寂寞烟花屑|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snmy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