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光

作者: 云末未雨 | 来源:发表于2019-01-10 15:28 被阅读3次

          飞机降落虹桥机场,雨点渐次密集。                           

          她从玄窗望着外面的阴雨天,是和家乡相似的淅淅沥沥绵绵的雨。

          这次短暂的旅程只有三日,关于这座城市,她写道:

          这里错落着无数图书馆和博物馆,分门别类、精细陈杂,这些藏在居民楼和旧板房里的设计灵感和知识能量像宝石花朵般光彩绚烂。甚至,街边偶然路过的小店,都在装饰物和商品里透露着店主的奇思,似乎用了一种站在世界中心的方式把自己和周围区隔开来,充分表达自我。旧的城市外貌在这里尽其所能地被保留,但新的思维已取代了旧灵魂成为这城市的内核,在各个角落蓬勃生长,自由绽放。

          三年来陆续来过5、6次,才逐渐意识到她惊人的美。没能一见钟情,不是这座城市的问题。她的美,和三亚、鼓浪屿、大理截然不同,和北京、西安、敦煌也大不一样。她既不是大家闺秀,也不是小家碧玉,而是时代造就的新女性,带着复古的面孔和高冷的气质,并不那么容易亲近。这是一种天生,所以她才会孕育出张爱玲那样的人物,她几乎和她一样:能不能一见钟情于她并无意义,她只与志趣相投者交谈,油纸伞下的眼波只投给看得懂的人。不迁就,不将就。

          忙完工作的琐事,就开始寻找近处的图书馆。

          读者书屋,显眼处摆着简史三部曲。果然还是有今日简史,她心里暗暗笑着,不然怎么对得起历史的连贯性?拿起来翻看,内容和预想的类似,科技创造新故事,智人时代终结,人神时代开启。承上启下。可是啊,身在与外滩一街之隔的南京西路,在这怀旧和创新完美融合的阡陌巷里,她深感这位历史学家有些矫枉过正了。智人若是代表自然、原始、天然和人工,那他的时代永远不会结束,因为人性使然。即便有了ar、vr也不能替代我们所珍视的物的真实,即使有了ai,也不能替代人与人直接的交流和碰触。科技的本质,不是替代真实,而且寻找真实。科技的使命缘何而来?人类赋予之。究其根本,人类不同与其他动物之处,是众信力,还是求真之心?为了追求真实,不惜创造出一个上帝,可见人类对真实的渴求。我们追寻的真实,告诉我们命运的答案,它指导我们前行。由此,我们不断寻找,哪怕用创造的方式。创造,发现,打破,重塑,如此循环。所以科技,再怎么绽放,也越不过历史的土壤,历史不会消亡,不会寂灭,也不会终结。历史之上生长的,除了科技,还有哲学。如果有什么理论能解释如今传媒业的发达,那就是:比科技更伟大的,是精神的力量,能打动人心的一定是另一个人,而不是一部机器。致敬心中的净土,愿哲学之花永驻。

            ziwu志屋,曾经只在周末微信预约开放,现在改为门票制,但有一杯赠饮,这很合理。图书馆里只有摄影和设计类的书籍和杂志,里面人很少,空间很高,书一直码到天花板,真叫人喜欢,就像中世纪的藏书阁。她特地寻找了一圈看有没有铁架子楼梯挂在书架上,可以爬上去取书,可惜没有,或许收起来了,被读者用着总不太安全。坐下一边喝洋甘菊茶,一边翻看时代周刊,2018年的中旬特刊,现在再看还是深有感触。时间安静地流转,法式音乐小溪般趟过,她在书架上寻到一本旧相册的集子,厚厚的一本,时间跨度刚好从她出生开始算起。岁月闪回到过去,就像幕布电影。这几乎够她翻阅一整个下午了,别处已经难得一见。未几,她听见管理员在和人说话,应该是一位刚来到的读者,他问了和她一样的问题:这里主要是些什么书?管理员说:摄影和设计类的。他问:就这两类吗?管理员:对。他说:好的。

            莫名感慨。她想,只有当你真正到达了,你才能看见,才能理解,才能得到。这个城市,就此变得亲密起来。

           

    记于2019年1月10日回程飞机上。

    流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流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nsa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