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个朋友的儿子参加了上海交大附中的初升高自招考试,这位朋友在我们的“伪鸡娃家长”群里贴出了这次考试的数学学科拓展题,其中有一道几何题如下图所示。
坦率地说,这道题目不是特别难;但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做出来也绝非易事——拓展题一共两道大题,要求在20分钟内完成,上图为第2题的第1问。我今天拿这道题考了考在薯条国读书的女儿,她花了近20分钟,画了一个辅助圆,利用对称、全等、直径和弦的关系勉勉强强完成了证明。
解这道题的一般思路,可以利用直角三角形的射影定理和勾股定理,这两个定理应该在初中数学的范畴之内。我们从M点向AD做垂线,交AD于N,并连接MD、MB,因为BD为直径,易知三角形BMD为直角三角形。
设|BN| = x,根据射影定理,|MN|2 = |BN|∙|DN| = x(4 - x) = 4x - x2。
根据勾股定理,|MA|2 = |MN|2 + |AN|2 = 4x - x2 + (2 + x)2 = 4 + 8x。
同样根据勾股定理,|MC|2 = |MN|2 + |CN|2 = 4x - x2 + (1 - x)2 = 1 + 2x。
因此,|MA|2 : |MC|2 = 4,|MA| : |MC| = 2。M点在C点右侧的情况推导类似,在此省略。
如果学过三角函数,那么证明会更加直接、简单一些。在圆心O上建立直角坐标系,那么A和C的坐标分别为(-4, 0)和(-1, 0)。设OD到MO之间的有向夹角为α,那么M点的坐标为(2cosα, 2sinα)。
因此,|MA|2 = (2cosα + 4)2 + (2sinα)2 = 20 + 16cosα,|MC|2 = (2cosα + 1)2 + (2sinα)2 = 5 + 4cosα,所以,|MA|2 : |MC|2 = 4,|MA| : |MC| = 2,得证。
这道题更有意思的点,在于这个圆最早是由一位古希腊数学家所发现的,这个圆就以这位数学家的名字命名,即阿波罗尼斯圆。
阿波罗尼斯,或者叫佩尔盖的阿波罗尼斯(Apollonius of Perga)是和欧几里德、阿基米德齐名的数学家。和浴缸里的阿基米德、金字塔前的欧几里德相比,阿波罗尼斯的名气可能稍微小一些,但他毕生致力于圆锥曲线或二次曲线的研究,他在圆锥曲线上的研究成果直到17世纪才被笛卡尔和帕斯卡所超越。
所谓圆锥曲线【1】,就是当一个平面横切两个对顶放置的圆锥时,圆锥表面在该平面上留下的轨迹。从上图中可以看到,当平面和圆锥底面平行时,切出来的曲线为圆;当平面和圆锥底面形成一定角度、且平面和圆锥底面不相交时,切出来的曲线是椭圆。在平面和圆锥底面相交的情况下,如果平面和圆锥底面相垂直,那么切出来的曲线是双曲线;如果不垂直,那么切出来的曲线是抛物线。
平面上圆锥曲线的通式为一个二元二次方程,所以圆锥曲线又被称之为二次曲线,因为星体的运行轨迹大多为圆锥曲线,圆锥曲线在天文学上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所以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对阿波罗尼斯和他的著作《圆锥曲线论》倍加推崇。
我们知道,到一个定点的距离和到一条直线的距离相等的动点轨迹为抛物线,到一个定点的距离为定值的动点轨迹为一个圆,到两个定点的距离之和为定值的动点轨迹为一个椭圆,到两个定点的距离之差为定值的动点轨迹为双曲线。那么,到两个定点的距离之比为定值的动点轨迹即为一个阿波罗尼斯圆。
阿波罗尼斯圆,即在平面上有两个定点A和B,以及一个动点P,如果|PA| : |PB|为一个不等于 1的定制λ,那么P的轨迹就是一个圆。上述交附自招考试题中出现的圆,即|AB| = 3,λ = 2的阿波罗尼斯圆。
阿波罗尼斯圆很容易被证明。设A的坐标为(0, 0),B的坐标为(a, 0),设P的坐标为(x, y),根据|PA| : |PB| = λ,|PA|2 : |PB|2 = λ2,即 (x2+ y2) / [(x - a) 2 + y2] = λ2。
整理可以得到,[x - λ2/( λ2 - 1)∙a]2 + y2 = [λ/( λ2 - 1)∙a]2,即动点P的轨迹为一个以(λ2/( λ2 - 1)∙a, 0)为圆心、λ/|λ2 – 1|∙a为半径的圆。当λ > 1时,圆心在B点的右侧;当λ < 1时,圆心在A点的左侧。特殊地,当λ = 1时,圆心位于无穷远,半径无穷大,此时阿波罗尼斯圆变成了线段AB的中垂线。
参考出处:
文\Athlon_BE
2019.3.26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