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育儿教育
孩子,咱们做好朋友吧

孩子,咱们做好朋友吧

作者: 爱在_8d24 | 来源:发表于2017-11-02 13:42 被阅读0次
    孩子,咱们做好朋友吧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作者:阿黛尔.法伯和伊莱恩.玛兹丽施

    一、目的

    阅读这本书是一次学习爱的技巧与接受爱的训练的过程。

    它给了你走进孩子内心世界的钥匙,指引你切身体会孩子内心的感受。

    通过一系列实用有效的办法,帮助你和孩子建立起一个能够快乐的交流平台,使孩子变得不同寻常地愿意与父母配合。

    二、感悟

    学会一种让孩子听话的神奇语言,这种爱的语言会让孩子很容易接受我们的要求和忠告。

    三、开启魔法之门

    1.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

    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可如果他的想法和我们的想法不一致时,作为家长第一反应就会实行强制性,逼迫孩子服从。

    这时孩子就容易出现消极情绪:不开心,不服从,不认可。

    那如何帮助孩子克服消极情绪呢?

    家长需正视面对孩子的感受,孩子的感受直接影响着他的行为,有了好的感受才有好的行为。

    孩子的感受被忽略和否定时,他就会产生困惑和愤怒的情绪。

    这时家长如果能接纳孩子的感受,认真倾听他的想法,并积极地回应他的感受,说出他的感受,从而用幻想的方式满足他的愿望。

    昨天接孩子下幼儿园,幼儿园门口有卖玩具的小摊儿。那是他最感兴趣的地方,拽着我的手往过走,我停下不动,他央求着说,“妈妈,只是看看好不好?”

    他看了一圈,最后眼光落在一个南瓜灯上面,然后满怀期待的看这着我,

    我摇摇头,转身要走。

    他迅速跑过来拦住我,抓着我的手,“妈妈,你给我买,我要那个南瓜灯。”

    由于刚刚他说只看不买,为了不破坏规矩,我坚决不让步。

    “你自己说的只看不买,你说话不算数我以后就不相信你了。”

    我边说边走,他吭吭叽叽地追了上来,拉住了我的手,很不高兴,嘟囔着说,“我走不动,你抱我。”

    我盯着他看,他也歪着头看我,跟我杠上了。

    僵持了一会儿,我蹲下来抓着他的手跟他说,“妈妈生气了,你知道为什么吗?

    他不吭声。

    “妈妈生气不是你要买玩具,是你说话不算话。”

    “那我真的想要那个南瓜灯嘛,你就不能给我买吗?”

    “可以,但不是今天,你说过不买的。”

    “那我现在就想要。”

    问题又要绕回去了,我琢磨着怎么打消他的念头。

    “哦,你现在就想要南瓜灯啊,妈妈知道了,可他卖的南瓜灯也不是南瓜做的呀,你是想要假的南瓜灯,还是真的南瓜灯呀?妈妈记得动画片里的应该是南瓜做的吧。”

    “嗯,妈妈,你给我买南瓜吧,我也想做。”他激动地说。真是小孩子,一会一个样。

    我见他的注意力已转到买南瓜上,就顺势说:“那妈妈不会做,得需要姐姐帮忙,咱们等姐姐做完作业一起去选南瓜好吗?”

    “好”!

    他居然愉快的答应了,刚才的恼怒一扫而光。因为他的愿望虽然当时没有实现,但他得到了我的理解和认可,所以他没有失望感。

    2.鼓励孩子与我们的合作

    很多时候在孩子没有做到我们的期望时,我们就会生气,愤怒,责备。

    不会有多余时间去想孩子为什么不听话,只是一味的确定孩子就是不听话。

    但是再怎样的愤怒和责备也没有用,你不站在孩子的位置考虑他的感受,他一样也不会考虑你的感受。

    所有我们就耐心些做些改变吧,试试下面这个:

    一、让孩子穿毛衣

    你一贯的做法(以前我会这样说:“今天挺冷,把毛衣穿上啊”)

    可想而知孩子孩子不会听我的,你说冷,她感觉不到,她不想穿。

    按照书中的方法(我现在这样说:“妈妈看了天气预报,今天降温了,我刚又看了外面的天气确实不太好,你一会看看今天穿啥啊,别冻着。”)

    一会听见孩子开窗户的声音,然后她冲我喊“妈妈,挺冷的,我里面穿件厚卫衣,你再帮我把棉马甲找出来吧。”

    是不是皆大欢喜?

    其实很简单,我们只需更新一下自己的思路,让孩子与我们合作,双方就不会有受伤感觉。

    3.代替惩罚的方法

    惩罚并不全是体罚,也包括语言暴力,关小黑屋、面壁思过等。

    惩罚似乎能解决一些问题,比如孩子因为害怕而变得配合起来,但这并不是我们想要的。

    惩罚不仅能给孩子带来负面的情绪,还会使孩子有以下反应:

    一是孩子受到惩罚后,他会有仇恨心理,一心想要报复。

    二是孩子受到惩罚后,他会变得消沉,认为自己很差劲,充满罪恶感和自怜,觉得自己没有价值。

    惩罚剥夺了孩子在犯错后反省自己错误行为的机会,而这正是教育意义的所在。

    下次在孩子犯错时,我们试着让自己冷静,告诉自己事情已经发生,不能错上加错。

    共同讨论孩子当时的感受,给他安慰,再表达出我们的感受和需要,一起讨论解决办法和补救措施,这些温柔的方式往往最能使孩子接受并吸取教训。

    4.鼓励孩子自立

    我们的目标是让孩子成长,可在孩子做不好的情况下,大多数家长就会管不住自己的嘴和手,“来妈妈帮你穿”,“来爸爸帮你背”......是不是很耳熟?事实上,手太长,话太多,也剥夺了孩子的成长和自立。

    为了孩子好,我们还是要多鼓励让他自立。

    让他拥有自己的身体,收回你要帮他穿衣戴帽的手。

    不要在细节上过多的干涉,让他有自己的发挥空间,做的好与不好他有自己的标准。

    不要当着别人议论孩子,孩子的问题可以让他自己回答,少说“不”字去打击孩子的热情。

    5.恰当地赞赏孩子

    恰当地赞赏,就是不敷衍,不盲目的进行夸奖。让孩子感觉你是真心的觉得他很棒,让他有成就感。

    描述我们真实所见,说出心里的感受,让孩子感觉得到了尊重,如果能落实到细节效果就会更好,如:你的房间收拾的真干净,被子叠的很整齐,书桌上一点杂物也没有,连床下都没有灰尘。

    6.让孩子从角色中释放

    所谓角色,就是家长对孩子的一贯评价,你老说孩子“笨”,孩子就真的很笨,你老说孩子调皮,他就真的很调皮。

    家长如何看待孩子,孩子就会如何的表现出来。

    每次去幼儿园都能听到有家长对老师说,“我家孩子就不爱吃青菜,他不爱吃,咋说都不吃。”

    以前这种话我也说过,自己说不觉得,但是这样把问题摆出来真的觉得挺可笑。

    我们都确定孩子不爱吃,那还要强迫他去吃,天呐,什么道理?

    其实很多角色都是我们强加给孩子的,我们需要摆脱那样的方式,试着寻找机会让孩子发现新的自己;创造机会让孩子另眼看自己。

    如果孩子做的很好,要记住他那些特别的时刻,给他肯定;如果他又回到了原来的方式行事,我们要给予指正,说出我们的感受,最好能以身作则。

    孩子的可塑性很强,他的成长过程需要我们的正确指引,但我们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听了还能愿意去做呢?

    丢掉我们那忠言逆耳的方式吧,孩子不稀罕!

    口吐莲花,让我们的语言变得有颜色,有形状,还有感情,到时恐怕你不说都不行吧,呵呵,美!

    孩子,咱们做好朋友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孩子,咱们做好朋友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nvop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