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说:埋头苦干。人们都欣赏这种埋头苦干的精神。可一直埋头苦干真是我们想要的行为及崇尚的精神吗?
陶行知先生有这样一段话是答记者问:陶:这位同学把提倡"埋头苦干“作为主题写文章,我不以为然。
陆:(指陆诒)从1932年我认识陶先生起,您在上海大场办山海工学团,后来又组织国难教育社,参加上海文化界救国会,从事抗战教育工作,您的身教和言教,总结起来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一位"埋头苦干”的实干家,怎么今天您也反对"埋头苦干”呢?
陶;记者错矣!你看任何事物如果只看表面现象,不去深究其实存在,就不会写出好的新闻报道来。我认为"埋头苦干”就肯定干不好。做任何工作,先要懂得为谁干和为什么干。如果你对这两个问题思想明确,即使将在工作过程中遇到困难和挫折,也不会感到痛苦,反觉其中乐趣。在今天这样多灾多难的抗战时,如果提倡"埋头办学“,首先是事实上办不到,其次是两耳不闻窗外事,这同我历来主张"社会即学校"的教育方针背通而驰。我赞成要"抬头乐干",明确目标,精神愉快地努力工作。
从上段答记者问中我们可以看出陶先生是提倡抬头乐干的,他的这种抬头乐干是在弄请楚了两个问题的前提下一是为谁干?二是为什么干?在这种情况下你还愿意干即是困难再多再大也是身在苦中不知苦,即苦尤甜。所以是抬头乐干而不是埋头苦干。
那么在当今社会,我们也一样当你弄清了为谁而干?为什么干?这两个问题时,如果还愿意干同样不觉得苦。但是我们现在的生活状态,国家状态和1943年时大不相同了。只有少数人肯干愿干即得不到大多数人的支持,他们反而会说:你们都是傻瓜比我们干的多却比我们挣的少,生活还不如我们。这是因为他们在他们现在的状态下能得到应得到的物质保障。而且不改变,不寻找更好的方法去服务于他们服务的对象没有人监督没有人检查自得其乐。更没有看到其教育对象存在的问题。所以调动不起大多数人真正愿干的积极性,即使少数人牺牲自己的利益也是无济于事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