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写这篇文章由来已久,估计不能一气呵成,那就来一个慢慢写的系列吧。】
2010年8月,我来到成都高新。
2020年12月,我还在成都高新。
很显然,我已经不是十年前的那个我,不管是学识、阅历,还是心境与相貌。
作家叶倾城说:“并不是某一则信息改变了我,是我在广阔的互联网上选择了它;并不是朋友,同伴影响了我,是我自然而然地接受他们,我内在的需求以外在的方式倒过来影响自身。”把这段话借用过来,算是对我这十年的一个总结吧。
是的,信息泛滥的时代,不是某则信息改变了我,而是因为我主动选择了它,并去践行它。
还记得十年前县城的快递,还只有一家。将自己的资料打印出来,瞒着家人拿到快递店,寄到应聘的学校,也并无多少期待。那年暑假,和同事一起去西安旅游。旅游期间,接到应聘学校打来的面试电话。
还记得十年前没有动车,坐火车到成都面试,先讲课,教材并不熟悉,按照自己的理解讲完。又马上坐火车回老家。坐到遂宁时,接到学校电话,校长要面谈。又马上下火车,往成都走。
就这样,我来到了成都高新。
01一年自适应
第一年,明显的有些“水土不服”,用“灰头土脸”来形容不算过分,已经在讲台上站了16年的我,真的需要全部清零。
第一次教双班,虽然两个班的孩子加起来也不到60个。虽然曾经教过90个人的大班,但教学要求发生变化,所处环境也发生了变化,尤其是那些学生已经不是我习惯的那群只能“被动接受”的学生,家长也不是那群“老师为大”的家长。上课、作业,活动,都是精细的,来不得半点马虎与懈怠。真的要做到对“每一个”负责,而不是对“一群人”负责。
第一次接到投诉——那天是一个女孩的奶奶找到学校来,在班主任的陪同下找到我,反映我“讲得太快了,孩子根本听不懂”。我知道我有“说话快的毛病”,但这毛病会成为学生家长投诉的理由,我还是第一次感受。所以,马上允诺改掉这个毛病,并对那个女孩要多多关注。
第一次知道自己的那些办法不能“管”住所有的孩子(其实也不叫那些,应该叫那个)——当时班里有个胖娃,属于很活跃又很有个性的那一类,数学课堂上总喜欢出其不意玩点新花样,我这一直权威惯了的老师怎么能受得下这个呢?于是就一点也没有智慧和变通的去硬碰硬,当然就只能非常难堪的相处着。
不过,在这样的环境里,挫折即成长,有挑战才是成长。
当时每天结合班级的授课进度,设计每天20分钟的小题单,题型丰富,现在想来那是“彻头彻尾”的题海战术。
第一次接触课题,的确是“众筹式的”参与,学校有好几个立项的课题,你愿意参加哪一个就参加哪一个,参加研讨,提供自己的研究资料,当时我获得了课题分享的机会,对于我这个“课题小白”来说算是打开了一扇窗。
这一年,全部都在欣喜与挑战中度过,也都是在自适应中。
当年教的那批学生,去年已经上大学了。唯一一位有联系的是心一,加了微信,每天看她的朋友圈,知道这姑娘生活得有滋有味,和这个时代合拍的生活着。
现在,偶尔会回到那所学校参加一些活动,我还是会念着这所学校的好,虽然只停留了一年的时间,却是开启我成都教育之旅的一所有内涵的学校。
这算是一个很高的起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