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3157076/2d4a2754e0be7501.jpg)
注:此文有大量原文引用,但并无牟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通知本人下架。另禁止转载。
[格式]
原文摘录
我的批注
其实在看这本书的时候,大多数人的习惯,还是把自己代入到被控制者的弱者心态,但殊不知,你可能在别人眼里也是一个控制欲望很强的人,所以,辩证的对待这个问题很重要。
所以,下面我会从两个视角来思考,前者是我受到我母亲的控制,后者是我对我恋爱伴侣的控制。
控制
就是依据自己的意志,通过身体语言或口头上对他人或周围环境进行限制,以得到一定的行为结果。
一、控制者是如何形成的?
对于控制者来说,他们的童年经历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童年是最容易被影响的。
第一个阶段,自我的精神边界被攻击。
精神边界,就是你的精神世界与外部客观世界的分界线。
除了身体边界,精神也是有边界的。为了安全,人与人之间都会保持一定的边界。
对于一个控制者来说,他在童年时期受到的精神侵入并不全是善意的。
但有的父母可能因为无知,确实会 (起码不是恶意的) 侵犯你的精神边界。
第二个阶段,放弃自我感觉。
如果精神世界总被恶意侵犯,把自我认知淹没在别人的评价中,以他人的评价来定义自己,久而久之就逐渐放弃自我感觉。
要时刻警惕活在别人的评价里。
既然只有你能给自己下定义,你的自我认知就是你自己的专利。一个人的自我认知是天生的,不是他人赋予的,你没有必要证明或者解释它。
第三个阶段,进行自我分裂。
放弃自我感觉之后,就会产生人格分裂。
如果一个人处在自我分裂的状态中,认识自我的方式只有一个,从外到内的创造出一个自我,这叫逆向创建自我。
这样的人成功地抛弃了自我,根据别人的期待、观点和评价来扮演自己。这样建立的自我先天不足,没有深度,缺乏理性、温情和宽容,无法与社会融合。如果一个人与自我完全脱离,没有了痛苦的感觉,也就是说完全的自我分裂,就会试图控制别人。
有一句话叫,最可怕的事情是我变成了当初讨厌的人那样。而被控制者(尤其是童年)遭受了控制,确实会让他潜移默化的变成那个当初讨厌的控制狂。
二、那控制是如何发生的呢?
它需要两个必要条件:逆向联系和假想爱人。
1、逆向联系
我觉得逆向联系的概念跟假想爱人差不多,这里就不赘述了。
2、假想爱人
“假想爱人”永远知道他的所思所想,时刻给予他正面的回应。简单来说就是,假想爱人没有个性,对控制者百依百顺。当现实中的妻子与 “假想爱人”不相符时,他就会控制妻子,不让她外出,不让与人接触。他会通过发脾气,甚至家暴等种种手段,控制妻子与“假想爱人”一致。控制者在施暴后,还会豪不内疚地说:“因为我太爱她了。”
父母觉得自己的小孩必须是自己心目中的那个理想孩子,或者按照自己意愿发展的小孩,而不去尊重小孩的内心想法,所以这种"我都是为你好"的爱,其实不是爱,是控制。
所以对伴侣要多沟通,而不是自己幻想伴侣是自己默认的那样,这样即使出现了不一致,也不至于失望甚至恼火。
三、控制者的主要特征
控制大多是无意识的行为,控制者通常不会认为自己有控制欲,或者在压制被人。控制者习惯将责任归咎于受害者,“自找的”、“活该倒霉”、“至少也有部分责任”,这些话是不是很耳熟。不可否认,我们大多数人都不知不觉地虐待过别人。在家庭关系中,控制者把控制当做爱的体现。而事实是他们完全忽视了对方。
总结就是:不自知、找借口、不负责。
四、控制者害怕什么?
1、控制者最害怕被控制者有独立倾向
在家庭关系中,被控制者任何一种个性的表现,例如不同的观点,独立的行动,都是一种独立的倾向,具有打破幻想的可能。
控制者对独立倾向的反应,什么方式都有,以命令取代询问,对询问不做反应,口头上的辱骂,身体上的暴力,甚至于杀人,这些都是为了维护控制关系。只要被控制者表现得可信、独立和真实时,控制者就会觉得受到了威胁,会尽力消除这种威胁,从而制止分离的倾向。就比如情侣分手,因为欲求不满,而向对方泼硫酸。
当我还在读书的时候,在家中,我母亲对我的房间总是不尊重,例如不敲门就进,强行帮我整理房间,乱翻我的东西等。以致于我有好几次愤懑的说"我以后长大后绝对不跟你们生活在一起!"。然后我妈一脸得意和不相信的说"呵,到时候你出去后就想家了"。然后现在再回头看,我确实做到了我妈没想到的自己。我很自豪,因为我成功摆脱了控制。
2、控制者也害怕自己的体验
因为控制者对自我的构建是来自于外部世界,但体验来自于感觉、直觉和知觉。所以控制者会压制或者忽视自己的情感,使情感处于封闭状态。就像一些控制者无法欣赏花的芳香、精美的艺术和古典音乐的精妙,因为这样的意识来自于内心,属于“内在体验”的领域。
我非常感谢这段话,因为他确实对应上了我母亲的表现。就是对新鲜事物、流行文化、艺术等看不惯、看到我在接触还嗤之以鼻。我原来以为是她传统观念和被时代束缚的问题,现在想想没有这么简单啊。
五、如何摆脱控制?
1、警惕他人对你精神边界的侵犯
警惕精神边界的侵犯,还要保护你的孩子,尊重和理解孩子,让孩子远离逆向联系,对无意识的胡言乱语不予理睬。
2、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的真实性
把你的生活建立在真实的世界上。
3、体验感觉、直觉和知觉
当我们以开放的心态去体验我们的感觉、直觉和知觉时,我们在远处就能认出幻觉,摆脱幻觉。
4、加强沟通
5、其他
例如夫妻间的亲昵行为能切断控制关系。亲昵行为要求倾听并理解对方,了解他的需求。控制者尝试亲昵的行为,能削弱面对分离的恐惧。
其实夫妻间的亲昵行为也算是沟通的一种方式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