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学创作
跟王阳明学“知行合一”

跟王阳明学“知行合一”

作者: 巧说诗语 | 来源:发表于2020-08-27 22:39 被阅读0次

最近在读《知行合一王阳明》,感觉王阳明身上有很多东西值得我学习。

首先,王阳明不盲目崇拜任何一种理论,他开始对朱熹的“格物致知”感兴趣,和朋友整天整夜地“格”竹子,可是“格”的都出现幻觉了,还是没有格出真理来。他也研究过道家学说,但后来发现这些都不是最理想的理论学说,在对各种学说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他创造了“心学”理论,并倡导“知行合一”。

他认为:空想而不实践,就是一场空,一定要知行合一。

其次,他相信良知就在人心中,可以被唤醒。

百善孝为先,在王阳明心学体系下,孝不用学,它就是发自良知的行为。

他对弟子说:“如果真有孝顺父母的心,就会去做孝顺父母的事。孝顺这个道理就在你心中,如果它在外面,比如在父母身上,倘若父母去世了,难道它就消失了?”

“宇宙中最真的孝,就是不让父母担心。知道了这个,你就知道怎么去孝顺父母了。”

人心中本就有孝心、仁心,所以不必去外面寻求任何东西,只要让心中的孝心和仁心自然流露就去万事大吉了。

另外,王阳明将朱熹的天理与内心联系在了一起,朱熹认为天理要从书中去寻找,王阳明则认为心外无理,天理就在我们的心中。

1、心中有个能知是非善恶的良知,所以一切道理都在心上,就是:心即理。

2、真理已在心中,我们去实践,只是去验证这个真理,其实最终目的就是磨炼我们的心。

3、天理是在心中,但由于世俗的浸染和自己的不注意修心,天理虽然没有离开心,可却被蒙蔽了。

4、天理固然在心中,但如果一个意志力不坚定的人,生活在一个肮脏的环境里,天理就很难显现。

5、耳朵不能听是非,省了多少闲是非;口不能说是非,又省了多少闲是非;心知道是非就够了。

6、生死关容易过,可心上的关却难过。

7、一切真理都在心中,所以不需外求。

8、世人因为不知道‘达到至善’的关键在于我们自己的心,以为天下的万事万物各有自己的道理,因此掩盖了评判是非的标准,使‘心为统帅’的简单道理变得支离破碎、四分五裂。

9、良知提醒我们,要把万物和自己当成一个整体,对万物说,我爱着你的爱,痛着你的痛,伤悲着你的伤悲,快乐着你的快乐。

我感觉王阳明后期在军事剿匪上取得的成功,主要是因为他有一个强大的内心,另外就是他为人处世方式很活泛,懂得变通,不按常理和套路出牌,另外就是懂得去用受降的土匪去治土匪,所谓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另外一点就是他时刻都在实践着“知行合一”,一切都能以实际出发做出正确的判断。

我感觉个人最需要的就是一个“强大的内心”,另外就是王阳明身上的那种变通很是值得研究和学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跟王阳明学“知行合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oahs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