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小的时候,家里的长辈见了面总会寒暄几句,寒暄中不免提及在旁边的孩子们,那个时候,他们总会说:“你长大后要好好学习啊,这样才能成功。”在那个时候,长辈们的学历不高,他们认为读书是出路,学习强与成功挂上了钩,他们这么说也无可厚非。
到了初三的时候,我因为政策加上学习强进到城里学习,那个时候他们很开心,觉得我以后会有很好的出路,而在那时我认为我将能走出农村,变得成功。
社会在迅速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学历和证书成了一大关卡,如果学历高的话,那么出路才会广。所以进入高中后,我们觉得只要好好学习,就能进入本科院校,哪怕是普通的本科,那也可以不再是农民。所以考上好的大学成了成功的标志之一。
但是细想一下,成功与学习的关系大么?大。成功大部分取决于学习,但是步入大学,得到了比村里的长辈更高的学历、学到了比同届退学的同班同学多的知识,我就不是农民了吗?非也。中华上下五千年,人类的聚集和繁衍得益于水稻的种植,我们的祖先虽然也打猎,但更多的是依赖水稻,可以称得上是农民。农民们在古代靠天吃饭,靠地养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体现更多的是朴实和淳朴。近现代新中国成立时,我们农业占比巨大,当时人们不能达到温饱,唯有粮食是最重要的。想要人民活得好,就得让人民吃得饱,我们国家投入大量的精力研究五谷,最终是袁隆平爷爷研究出了杂交水稻,让我们不再挨饿,袁隆平爷爷靠的是智慧和技术,来源于知识的积累,但是仅有知识是不够的,更多的是实践,袁隆平爷爷每天更多的是待在水稻田里研究,所以袁隆平爷爷也是一位农民,农民也是有智慧的。
但是,现在更多的人会认为农民是没读过书的,是不成功的,比如小孩子不好好学习了,家长可能会说:“你不好好学习,将来就是个种地的农民。”这是错的,农民是国之根本,是我们国家崛起的前提,新中国城里初期,人们等待已久的太平降临,人与人之间充满爱,更多的是关系和照顾,根本没有歧视,也可以说那个时候我们是工农阶级为主的国家,农民多,大家不觉得农民是低级的,但是,随着技术的创新,粮食增收,种植农作物不再需要很多人了,这时更多的是发展工业和技术,大家离开了农田,进入工厂,难道这时我们就说农业不行了吗?农民不赚钱了吗?农民不成功吗?错。离开农田说明我们的粮食增收到可以解放出更多的人去干更多的事业来发展国家。我们国家现在向昌荣繁盛迈进,更多的是离不开农民和农田的贡献,倘若粮食都不能满足人民需求,我们国家又怎么能发展到经济强国呢?
农民是根本,农民应该收到尊重,我们现在之所以会觉得农民没有出路,其实是狭隘和愚蠢的想法,现在步入科技化时代,农民会越来越少,但是不代表农民不成功,而是我们国家在变强,倘若认为农民职业没出路,这是冷漠的表现,也是歧视,终会被社会遗弃。
真的很怀念,小时候,一群人,收玉米,剥玉米,种小麦,收小麦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