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战

作者: 不排版 | 来源:发表于2020-10-01 22:57 被阅读0次
1. 主旨
本章主要介绍农业和对外战争是富强国家的根本,乐学、商贾将使人心浮荡国力衰退(如佛教的印度,与军国主义的日本)。同时提出商壹的理论,使对外战争成为获得利益的唯一途径,从根本上遏制浮夸空谈之风(特有现在绩效考核与竞争上岗的)。此篇即奠定了秦国之后的基本用人风格与强盛基础。
2. 摘要
  • 国之兴者,农战。国之败这,巧言虚道。
    <font color=8e7272> 国家兴亡依赖农战,国家败亡源于空谈。实干兴邦、空谈误国</font>
  • 作壹而得官爵,虽满不偷。管法明,不任知虑。
    <font color=8e7272> 只有一种途径获得官爵,虽然拥有很多谷物但是不偷懒生产。法规严明就不需要任用头脑灵活的人。
    此处主意是在建立一个公正严明的系统,本系统有机的运行不依赖谁主导此系统或各个环节任用谁。比如在自然规律面前有无人类影响都不大,有无核战争对地球本身而言没有任何意义。</font>
  • 知慧之人希主好恶,制物以适主心
    <font color=8e7272> 头脑灵活聪明的人能够观望揣摩出上级的喜好,而依次喜好处理事务。法家就是通过法来避免此种情况</font>
  • 好力者以难攻,好辩者以易攻
    <font color=8e7272> 平日里农民从事的都是艰苦的劳作,军队从事的都是艰苦的训练,这两件事情都对国家或人民来说都是比较难的,那么我们平时都做到了的话在真正的对外战争中一定会胜利。
    平时都是做一些空谈狡辩的事情,战争来临后一定会失败。
    此2者类似于中国的女排与男足。再比如日本对清政府的战争可以是典型的例子了。
    </font>
  • 圣人明君,非能尽其万物,知万物之要也。
    <font color=8e7272>非能任意的运用万物,而是知道万物运行的规律和要领。
    比如秦孝公要对外进行灭国之战,战争需要粮食和人,粮食由农民和土地产生。那么就任用商鞅驱使农民和土地</font>
  • 纷纷焉 务相易也。
    <font color=8e7272>众说纷坛,大家七嘴八舌都想改变别人的观点。类似英国议会的景象,但是与壹言相比孰好孰坏难以定夺</font>
3. 结语
  • 秦至唐农为本,汉以前游说者与务实者能够获得爵位,如苏秦张仪纵横之流,务实者占上风始于秦孝公。公孙鞅在此篇主要描述了国家根本在农,于现时来说已经不够全面,但其着眼于国家根本的思想,通过各种手段来增加此根,以及通过各种手段禁止妨碍此根强大的思想仍值得学习与运用。

相关文章

  • 《商君书》第三篇

    农战。 商鞅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述了农战政策,并从九个方面论述了农战的重要性,提出要根据民众在农战中的功绩受官加爵,那...

  • 一切为最高目标服务

    《商君书》:农战第三 农战即农业和军事。商鞅认为重农重战是治国、强国、富国的根本。要使百姓高度重视...

  • 农战

    1. 主旨 2. 摘要 国之兴者,农战。国之败这,巧言虚道。 国家兴亡依赖农战,国家败亡源于空谈。实干兴邦、空谈...

  • 农战第三(上)

    农战,即农业和军事。所谓“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商鞅认为重农重战是治国、强国、富国的根本。想要让一个国家...

  • “西湖美景三月天”

    在商君的“农战”里流连 见到古人 对“仁义礼智”的不耻 和“为无为无不为” 完全的不同 以农战为战略重点 以农战展...

  • 《商君书》学习札记(五)---解读《农战第三》

    在这一章节中,商鞅通篇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述了农战政策,并从九个方面论述了农战的重要性,提出要根据民众在农战中的功绩受...

  • 农战第三(中)

    农战之民千人,而有《诗》、《书》辩慧者一人焉,千人者皆怠于农战矣。农战之民百人,而有技艺者一人焉,百人者皆...

  • 《商君书》卷3农战诗解1农战得爵民朴官常

    《商君书》卷3农战诗解1农战得爵民朴官常 题文诗: 人主劝民,以官爵也;国所以兴,农耕作战. 今民求爵,不以农战,...

  • 近日准备读本书(三)

    《壹言》篇说:“能事本而禁末者,富。”所谓“末”就是指的商业和手工业。《农战》篇说:“农战之民千人,而有《...

  • 码农的黑客反击战(三)

    前言 最近服务器被黑客做了肉鸡,前后已经折腾了两次(码农的黑客反击战,码农的黑客反击战(二)),查杀病毒文件,修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农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pvvu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