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很听话地长成为一群有脑无心的人,一群有逻辑没情感的人,一群讲高度不讲尊重的人。我们长成为别人要求的样子,却把自己弄丢了。”
“受害者思维”
“我完成不了工作是别人给我太多任务;或者说这个部门困难重重,我什么都不了解;都怪别人不帮我,都怪我课太多了,都怪这条路太堵了...”,理由很多,大致的意思就是“我”是一切的受害者。去年下半年出差频繁,时间效率很低,我一度陷入一点就炸锅的状态(对家人),都是家人没有做好这个,没有安排好那个,好在王先生把我所有的火气统统吸收,不断的劝慰我,看到书中写到这里的时候,我不禁哑然,说的就是我,就是我去年一段时间呈现出来的状态,心理学上叫“人格失调”症,把所有的责任推卸给别人,自己是迫不得已,装作一副受害者的模式,电视里,新闻里,偶像剧大部分都是利用人们的受害者思维模式,往往收视率还比较高。
“沉默成本”
我们花了50元买电影票,刚进电影院发现这个电影看不下去,是继续待在电影院还是马上出来。感性告诉你真的很难看,回家做其他事吧,理性告诉你50买的电影票,出去了就浪费50元,但是继续看还会继续浪费1个小时看烂片的时间,不管是继续看一小时两小时,50元已经花费出去了,但是再继续看,浪费的1个小时是我们的时间成本,人们不明白其实时间是我们今后发展的成本条件。 沉没成本是指由于过去的决策已经发生了的,而不能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改变的成本。人们在决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仅是看这件事对自己有没有好处,而且也看过去是不是已经在这件事情上有过投入。我们把这些已经发生不可收回的支出,时间,精力,金钱等都称为“沉默成本”。不是因为在一起久了就结婚,工作久了就不离职。大部分的我们以为恋爱久了就该结婚,既然不爱何必浪费彼此时间成本。工作,还是考研,都纠结几个月了,还在纠结没有行动,此时最好的方式就是要不然考研,要不然去做找工作的准备,这样还有可能会成一个,不然一直拖下去,考研时间耽误,找工作准备也没有做好。
“不公平”*
这个社会正是由于不公平,所以大部分的我们在谈论公平。其实学会如何面对不公平,远远比学会如何评价不公平更重要。不是中国不公平,其实不公平到处都是,一位酗酒的父亲有一对双胞胎儿子,二十年后,一位是成功人士,一位是穷困潦倒;如果自怨自艾面对酗酒的父母,残破的家庭,不公平的背后是也是心智模式的不同开启,是不同心态的成长。是我的幸福掌握在谁人手上,自己还是他人,还是不公?其实看心态,我上学到工作每每都感觉自己很幸运,大学期间有辅导员的眷顾,班级奖学金辅导员很照顾我,学校评优老师们也总是想到我;毕业后辅导员更是想把我送到西华去,那时候年少无知,没有去;工作第一年去成都培训,经过一路刷刷人的节奏,留下来,还收获了人生中的几位挚友。感知生活大抵“不完美才是完美”,十全十美的事不常用,坦然接受生活一地鸡毛的不如意。
Don”t cry for the spoiled milk.
![](https://img.haomeiwen.com/i10969842/6c4c6c0b6fe74d01.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