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几十载风雨路,苦心人天不负——“寒地香稻之父”苗永增

几十载风雨路,苦心人天不负——“寒地香稻之父”苗永增

作者: solomo | 来源:发表于2015-11-02 14:09 被阅读44次

    “我的梦想就是让黑土地上长出的香稻像高粱穗一样大,产量高,品质好!”为了这个梦想,苗永增老先生在研究水稻栽培育种这条道路上一走便是数十载。

    1977年,苗永增老先生所在的黑龙江省绥化市双河镇因发生稻瘟疫使原本的水稻产区却吃上了国家返销粮,这让当时的苗老心里很不是滋味儿。于是,他励志用自己所积累的技术经验,培育出高产、早熟、抗病虫害的水稻良种。

    如果说追梦的道路是孤独的,那么苗老一定是一位耐得住寂寞的追梦人。在双河镇中学担任农业基础知识和水稻栽培技术课程老师期间,苗老根据上级指示搞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积累了大量技术经验和资料,并根据气象资料编制《双温曲线交图》,这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1978年,苗老开始在世界上最高纬度的寒地黑土北纬47°进行水稻育种研发,并且从云南、陕西、湖南等地引进黑稻、香稻品种以帮助研究,并注重收集水稻栽培方面的资料,将引进的黑稻、香稻与当地的粳稻、糯稻杂交,按排列组合选取。

    “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同时也会为你打开一扇窗”。1982年,双河镇发生大旱,河水几近干涸,苗老的几块试验田在用机井水灌溉后因水凉而使稻秧茎叶发红不出穗。然而,却意外的发现一株绿油油挺立并将要秀穗的稻秧。经细心观察与护理,秋后收获了3穗共计100多粒饱满稻谷。

    1984年,苗老收获从云南、湖南等地引进的香稻成熟品种仅三粒,却珍藏了一冬。1985年,将珍藏的三粒香稻与当地粳稻杂交后喜获一株独苗,秋后收获近千粒香稻。

    就这样,经过反复试验,苗老研究出了有明显抗冻、抗碱、抗旱性的“绥粳1号”。1987-1991.4将该品种与绥化地区农科所联合进行异地试验,均有良好表现,均产量9000kg/公顷,比当地主栽品种增产20%,绥化市红旗乡引种试验点,产量10000kg/公顷。

    1992年黑龙江省有关部门组织专家鉴定,“绥粳1号”六项主要技术指标均达到并超过全省大面积栽种的优良品种,被命名为“绥粳1号”,因此创“绥”字号水稻品种先河。

    苦心人天不负,为了这一天,苗永增等了15年。耄耋之龄,本是颐养天年的时候,而为培育寒地香稻追求了几十年的苗永增老先生还未停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几十载风雨路,苦心人天不负——“寒地香稻之父”苗永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odqh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