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心之本体

心之本体

作者: 德道经 | 来源:发表于2019-03-25 22:01 被阅读0次

人心是天渊。心之本体,无所不该,原只是一个天。只为私欲障碍,则天之本体失了。心之理无穷尽,原是一个渊。只为私欲窒塞,则渊之本体失了。如今念念致良知,将此障碍窒塞一齐去尽,则本体已复,便是天渊了。

天、渊是两个词,高天和深渊。阳明先生在这里直接把人的心称作高天、深渊,意在强调,人心无所不包,原本就是像天、渊那样深不可测。只是这样高远和深邃的心,却常常被私欲所填充,所以失去了本来的高远、深邃,不能够无所不包,不能够海纳万物。

其实他们之间是能够相融与和谐共存的。 良知是造化的"精灵","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从此生,真是与物无对"。天地万物皆从良知中产生。没有我的良知,便没有天地万物,但良知为人心之所固有。他又说,良知是"天渊",是天地万物发育流行的根源,因此,良知又称为"太虚"。天地万物在太虚中发育流行,就是在良知中发育流行,而不在良知之外。

过和不及,都是不可取的。不论是过还是不及,都会导致心的不平不静,产生偏见遮蔽良知。阳明先生曾经将人心比作镜子,只有明镜才能照见良知,致良知。若是心被偏见、私欲等蒙蔽,则犹如镜子上沾满污垢,不仅不能见良知,所看到的一切之物都蒙上了一层灰尘

相关文章

  • 感恩日记

    感恩日记2022/06/01总2049 继续学习《大学古本序》,至善,是心之本体。心之所发会有不善,而本体...

  • 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

    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知之所在便是物。

  • 《答陆原静书》2

    “照心非动”者,以其发于本体明觉之自然,而未尝有所动也;有所动即妄矣。 “妄心亦照”者,以其本体明觉之自然者,未尝...

  • 王阳明及其心学,究竟在谈论什么?

    1 此心光明,世界便一同光明 良知即天理 心即理de本体就是良知。 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

  • 007 你相信心想事成吗?

    〔7〕 【原文】 先生又曰:“‘格物’如孟子‘大人格君心’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但意念...

  • 心本体

    心本体与意识心,心分两种,动与不动。 人过四十不动心,天人合一,心本体指向不动心,与佛的不生灭正好吻合。 道法合一...

  • 王阳明心法复盘

    “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 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胜负之决只在此心动与不动,关键看定力。此心...

  • 传习录中151——良知有时会不在吗?

    原文 来书云:“良知亦有起处。”云云。此或听之未审。良知者心之本体,即前所谓恒照者也。心之本体无起无不起。虽妄念之...

  • @荷边书房@解读王阳明《传习录》【131】致良知需要建立好习惯。

    【来书云:良知亦有起处,云云。此或听之末审;良知者,心之本体,即前所谓恒照者也。心之本体,无起无不起。虽妄念之发,...

  • 跟着石头来读书之王阳明心学(十二)

    《王阳明心学》(12) 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所以某说无心外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之本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oei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