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门户网站时代开始,互联网巨头们就热衷于跑马圈地,热衷于抢占互联网市场中的每一片份额。当年的互联网巨头们就像撒下了一张大网,把无数的小鱼从巨大的网眼中放出,直至今日,小鱼依然成长为了大鱼,昔日的巨头们所疏漏的地方,已经开始被一个个更小的渔网所争抢。
从我开始商业学习之初,我就对细分两个字着了迷,那是我惊奇地发现任何新出现的市场几乎都是对以往市场的再一次细分。尤其是社交领域,现在大致上已经可以认为细分到了第五层级,每一层级的细分都为整个社交业态带了巨大的增量。
不管是第几层级细分,都是对用户的进一步精确定位。细分固然是重新划分了更加精准的市场,在精准的市场里创造更大的增量,但市场的主体依然是人。细分不应该仅仅是对于市场的定位,而是以用户的定位去逆推整个市场。
细分常用的手段就是用户画像以及用户行为分析,在于对用户的进一步分层。通过进行整体用户画像的数据采集进行深入的对比分析,找到更加集中地用户群体,针对这个用户群体就是我们可以看到的细分市场,这是以用户画像为导向的细分方式。
通过用户画像进行更深一层级的细分,我们以此为基础创造出来的产品或者服务必然是会围绕这一用户画像背后所代表的用户群体为中心。在这种模式下,我们天然拥有精确的用户画像,这是产品或者服务的基础,在运营以及产品迭代的过程中会使得我们的产品更加垂直,更加深入用户群体。
而以用户行为分析为基础的细分则更进一步,这直接以某一市场领域内中用户行为对于这一市场的参与为细分的主体。简单来说,我们分析这个领域内用户会进行哪些参与性的活动,我们将这些参与性的活动相互独立的进行拆分,从中挑选最后市场前景的活动进行更深层次的细分。
这种细分方式其实并不容易完成,毕竟用户的参与性活动已经被原先的领域在一定程度上的满足。这时所要求的,是我们在进入这一领域所能带给用户的更深层次的体验,以及围绕这个细分领域所能带来的更加全面的服务。
当然进行市场领域的细分还有更多的形式,但本源在我看来都是源于对于用户画像的深入研究以及对用户行为的深层次的分析。细分更多来说不只是找到精准的用户,而是为了可以有针对性的提供服务以及产品,这是将精准的用户以及更加细分的领域相互结合的商业行为。
细分一般都是自上而下,不仅是因为在高层级中可以看到更多的细分可能性,还在于对于用户来说在习惯了活跃在细分领域之后,并不愿意接触这一领域之外的东西。这种排他性将会一直成为细分市场进行广度增长的阻碍,但另外一方面,深度增长会将一直是发展的方向。
我是老鲸鱼,一条遨游在互联网海洋中的庞然大物,感谢你的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