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词与史笔迥异
向常论汪彦章之于李伯纪,一启一制,判然如出两人。今读昌黎《上大尹李实书》云:“愈来京师,于今十五年,所见公卿大臣,不可胜数,皆能守官奉职,无过失而已,未见有赤心事上,忧国如阁下者。今年以来,不雨者百余日,种不入土,野无青草,而盗贼不敢起,谷价不敢贵。坊百二十司,六军二十四县之人,阁下亲临其家,老奸宿脏,销缩摧沮,魂亡魄丧,影灭迹绝,非阁下条理镇服,布宣天子威德,其何以及此。”推崇可谓至矣。后作《顺宗实录》云:“实谄事李齐,骤迁至京兆尹,恃宠强愎,不顾邦法。是时大旱,畿甸乏食,实一不以介意,方务聚敛征求,以给进奉。每奏对辄曰:‘今年虽旱而谷甚好。’由是租税皆不免。凌铄公卿,勇于杀害,人不聊生,及谪通州长史,市人欢呼,皆袖瓦砾,遮道伺之。”与前书抑何相反若是乎?或曰:“书乃过情之誉,史乃纪实之词。”然而誉之亦太过情矣。三代直道之公,可如是耶?
〔试注〕
1、向常:往常;平时。《何典》第三回:“你向常用一个钱要掂掂厚薄,也算是一钱如命的。”《何典》第五回:“ 雌鬼是做过财主婆的,向常钱在手头,食在口头,穿软着软,呼奴使婢惯的。”
2、汪彦章:汪藻(1079-1154),字彦章,号浮溪,又号龙溪。北宋末、南宋初文学家。
详见本书98章。
3、李伯纪:(1083-1140年),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绍兴十年(1140年)病逝,追赠少师。淳熙十六年(1189年),特赠陇西郡开国公,谥号“忠定”。李纲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4、一启一制:启,开。引申为褒扬。制,抑制。
5、昌黎:韩愈。
6、《上大尹李实书》:又题《上李尚书书》,唐代韩愈创作的一篇谄媚的书信。
大尹:对府县行政长官的称呼。春秋、战国时宋官名。新莽时称郡太守为大尹。
李实:道王李元庆四世孙。以宗室的身份当官,胡作非为的贪官。
7、老奸:指极为奸诈的人。宋·张孝祥《满江红·于湖怀古》词:“巴滇緑骏追风远,武昌云旆连江赤。笑老姦、遗臭到如今,留空壁。” 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一节:“他在位年久,骄侈心压倒求治心,想要一个顺从意旨的人作宰相,自己可以纵情享乐,老奸李林甫因此被用来代替张九龄。”
8、宿脏:老贼。宿,旧有的;或年老的。脏,贼脏。
9、销缩:消沉;衰退。〔按〕销声匿迹、缩头不敢露面。
10、摧沮:犹沮丧。〔按〕受打击而畏惧或沮丧。
11、《顺宗实录》:作者韩愈。
12、谄事:逢迎侍奉。《后汉书·齐武王縯传》:“初, 李軼諂事更始贵将, 光武深疑之。” 宋·岳珂《吁天辩诬通叙》:“夫 俊 以憾臣之心而諂事於 檜 , 檜 之憾先臣者视 俊 为尤切。”
13、李齐:?
14、畿甸:指京城地区。泛指京城郊外的地方。《周书·萧詧传》:“昔方千而畿甸,今七里而磐萦。”
15、凌铄:犹欺压;压倒。元·杨梓《豫让吞炭》第二折:“你暗暗的出去,见韩魏二君,説三家俱被智氏凌鑠。” 清·赵翼《瓯北诗话·苏子美梅圣俞》:“ 宋诗初尚西崑体,后苏子美梅圣俞辈出,遂各出新意,凌鑠一时。” 清·王韬《英重防俄》:“天主、天方两教相争,各立门户,有同水火;为之上者又復一意偏袒,凌鑠挟制,入主出奴,以播其毒燄,而煽其狂颷。”
〔按〕词典以豫让吞炭为出处。引用元代戏曲家杨梓的代表作《忠义士豫让吞炭》。然而全剧根据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改编。刺客列传豫让一节中未用凌铄一词。元剧则晚于韩愈《顺宗实录》也。
16、三代直道之公:《论语》: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