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得好友推荐,遂观《十七岁的单车》。一整个观看的过程,我的心都一阵一阵地拧着,格外地沉重。北漂青年艰辛的谋生,主人公郭连贵之于公司所配之车的“一波三折”的“守护”与“争夺”;活像一出现代版的“骆驼祥子”!
而主人公的生计之路,也活脱脱地就是新时代的“祥子”。“你们必须把上面的每一个街道,每一个胡同都记清楚。从今天起,你们就是新时代的骆驼祥子了。”郭连贵和来自全国天南海北的几个小伙子一起入职飞达快递公司,公司为他们收拾一番,并配完车后,带班的经理用如此的话语对几个外地来的北漂青年进行一番“教导”!当然,这车也不可能真的免费配给他们,美其名曰“免费配车”的背后,是经理口中“八二分成”所谓的新管理方式。送快递所得,公司得“八”,跑腿分“二”,只有积攒到了自行车的成本价后,车子才能归这些小伙子所有,并在接下来的送快递中,和公司争得“五五分成”的机会。
然后,就是这样的“赎车路”,对于主人公郭连贵而言,也是一波三折,步履维艰。小贵用“记正字”的方法,认真地计算自己送快递的单数,日夜期盼着早日拥有那辆高配置的崭新的山地车。在凑满单数,理应拿到车的那天,却被公司的人刁难;好不容易再熬过一天,按公司的要求,第二天就可以去换车,却不幸在前夜车子遭贼。
如此一来,不仅单车没拿回,白干多日,而且还面临被经理解雇的紧急关口。生性执拗的小贵,硬是要凭着自己在车子上划下的“两道杠”来找回被偷的车子,以期重新回到赖以谋生的那个公司。经理被他那“犯轴”的劲头折服,决定给他一个机会。最后,小贵还真的把车子找了回来。
只不过,这找回的过程,演变成了一场“争夺”的拉锯战。他的车子被偷后,流转到了旧市的自行车市场,恰巧被男二号小坚用从家里偷得的五百元买了下来。寻得蛛丝马迹的小贵,最终从小坚的家中,当着小坚父子的面将自行车拉走。而此时,小坚和其父之间关于买自行车的矛盾序幕终于在正面的冲突中快速而又剧烈地拉开。在这个过程中,小坚的父亲也确切地知道了,家中丢失的五百元,正是被小坚拿走,去买了被转卖到旧市场的原本是属于小贵的那辆自行车。
小坚的父亲三番五次许诺,只要小坚达到既定的约定条件后就给他买车。但,作为重组家庭的一家之主的他,由于各种家庭开支的矛盾,屡屡推迟了为小坚购车的计划。无奈之下,小坚只能走上了“强”买之路。从这方面看,小坚也是一个无辜的委屈者。
因此,当小贵和小坚面对一辆单车争执不下,有苦难言的时候,单车在此刻就完成了“象征”的建构。对于这两个十几岁的少年而言,单车成了一种工具,一种象征。单车,在小贵那里,是谋生挣钱的不可或缺的工具;而在小坚那边,单车更像是一种恋爱的资本。和小坚交往的女生,在相识的开始说了句:“你的车子挺好的”。小坚车子被夺走后,他像是失去了恋爱的底气,最后竟然和那个女生怄气,并致使女生伤心离开。而,导演的高明之处,就在于让“你的车子挺好的”这句评语,在那位女生后面交往的男朋友口中再次说了出来。两人的话语中,都有一种欣羡的味道。
在这次看似没完没了的你争我夺的最后,小贵和小坚各退一步,以相互的妥协达成了“一人骑一天”的协议。在一人骑一天的交替轮流的日子里,两人不打不相识,互相介绍名姓,成为了朋友。这种不是完美胜似完美的“轮流换骑”,最后竟被一个突然的“情爱报复”所打破。
兴许是小坚被之前那位女生的新交往对象递过来一支抽了一口的烟所恼羞成怒,望着他们俩骑车离去,小坚陷入了沉思。小坚的沉思最后变成了紧握在他手中的砖头,并在某个胡同的转角,砸向了和他前女友并肩骑行的,曾通过递过来吸过的烟来羞辱他的那个男生。砖头拍中那人的脑袋过后,小坚骑车离开,来到约定的换车的地方,把车子交给小贵,并说:车子以后我用不到了,就给你了,快点骑着离开。
正要就此分开的他们,遇到了被拍倒的男生带着车友追来报复。复仇心切的这群人,对着小坚和骑车跑开的小贵,一阵急风暴雨似的狂追猛打。电影在小贵和小坚被打得头破血流,自行车被狂摔到变形的场景下趋近结束。但,影片末尾,却出现了一个令人触动的一幕。
只见小贵揩净了身上的鲜血和尘土,挣扎着站立了起来,擎起那辆单车,走出胡同,走向人来人往的大马路。路人脸上写满愕然,路上一排排八九十年代的汽车默默地停在红绿灯前的斑马线,像是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对着这位少年和这辆单车行注目礼。这一幕,就是这一幕,让我觉得小贵的身影越发高大了起来,像一位归来的“王”,须得仰视才见。除了小贵,小坚又何尝不是自己王国里的“王”呢?当他拍下那个砖,他就为自己完成了“加冕”!
不愧是获得柏林奖的老电影,看完后,我心之一角留给了沉重和拧巴,而我的魂灵深处则留给了对这个时代的深深的思考。
而所有的沉重和思考,汇聚到一处,则为对年轻生命在大城市闯荡所得之际遇的感叹和叩问。“从今天起,你们就是新时代的骆驼祥子”了,片头的这句话,就为整部影片的叙事埋下了一条暗线,自然也伏笔着单车少年的磕磕碰碰的谋生路。
于是,我突然想到了老舍笔下的“骆驼祥子”。骆驼祥子,在旧时代,也同样经历了关于车子的“三起三落”。可能,唯一的,表面上的区别在于,单车少年是送快递的人而非人力车夫;车子不是被兵匪所劫,而为各种机缘巧合的“盗卖”和“转手”。但,从本质上看,虽然时代不同了,但“祥子”依然是“祥子”,背后的不合理的成分还是很浓厚地笼罩着底下的人们。片中的“八二开”和“五五分”的所谓新的管理方式,充其量也仅仅是一整个异化了的时代的冰山一角罢了。也许,“吃人”的狼一直都是在的,人们也远没摆脱成为待宰之羔羊的运命。
或许,经年后,我会忘记整部电影的一些具体的情节,但是单身少年擎举单车的场景我是难以忘记的;同样难以忘记的是主人公置生命于不顾,寡不敌众死命夺车,死死不放单车车把时发出的那声撕心裂肺,饱含不甘和无助的嘶喊。像“王”归来一样的单车擎举,像野兽临敌一般的愤怒嘶吼,都一并地刻进了我的生命里。所有的这些,都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我:不管时代怎样发展,还是会有那么一群人在不为人知的角落里,拼尽全力却仅仅只是为了最基本的温饱与谋生!也正因为这样,当我看到满街疾速奔驰的外卖骑手时,我心生怜悯与敬畏。毕竟,我也曾经如他们那样,做了外卖骑手28天。个中艰辛,非亲历者难确知。
《十七岁的单车》,开进了我记忆的天地,并扎根了下来。或许,这就是它的分量与价值,也是这个时代的寄托与寄寓。没看的,或许都值当一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