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账】在墓园里真正体会生存意义
4月3日,星期六,雨转多云
这次回来老家,主要是想给爷爷奶奶上坟,也看看老家的亲人。
上午和父母妹妹一起开车回到老家。叔叔一早买了羊头、羊肉等,一上午炖了一大锅羊肉。
早上有雨,中午时分虽然停了雨,但风很大且冷。
到了下午3:00左右开始去村里的墓地。
我们这里的风俗是今天下午扫墓,烧一些纸钱给祖先。第二天早上再去添添土。不过,因为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是在外地工作,回来的时间不宽裕,所以就把扫墓和添土合并在一起。
烧纸钱是为了祖先在另一个世界有吃有喝,添土的意思,相当于给祖先修葺房屋。通常不仅是祭祀自己的直系祖先,也会顺道给关系较为亲密的旁系亲属的坟头上压一张纸,以示恭敬。
现代文明经常提倡不要烧纸钱。但是,当烧纸作为一种民间信仰的话,其实是难以割舍的。信某教的人们不需要烧纸,也不入坟墓祭扫。这些年,本乡也有很多人是加入这个教(我本人对于这个没有什么特别看法)。
但民间对于这种行为有一种抵制。我叔叔告诉我,某位教民不上坟,于是家里祖先就给托梦,说在那边冻死了、饿死了,还附在某个人身上,表现出饥饿的样子来。这可以算是新聊斋了。
添土,就是不断壮大自己家的坟地。一般来说,坟墓总要不断维修增大,表示后代有人。旁边有一群坟墓,是另一个姓家族的,因为这个家族的人们都迁移到别的村里,无人添土管理,所以这一片坟墓就像一群小馒头一样,只待时光将其填平了。
近几年没有进入坟地,村里的坟墓又有所扩大,而且今年以来变成了公墓。堂弟说,以后不会这样扩大了,现在坟墓已经进入到公墓模式,就像大城市的坟地那样,一人一块碑,巴掌大的地方。倒是也整洁,而不会倒下。
本地还有一个风俗就是给祖先立碑,需要孙子辈的人来立。比方说,我的老爷爷老奶奶,就有我父亲一辈的四个老兄弟组织立碑。我的爷爷奶奶,就要由我这一辈的兄弟集体立碑。只是我还有个兄弟没有成家,就还不能立碑。
——这个催婚,其实不用父母来催,祖先也在催呀!
按照当地习俗,女人不可以进入坟地祭祖。但现在也有所变化,看到几位女士在坟地里活动。
清明祭祖,慎终追远。这种习俗,不仅是祭祀祖先,其实也是给活人提供生存的意义。
历史是中国人的宗教,是中国人的精神寄托,是中国人的终极意义所在。有些人,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给自己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比方说我们的周公,虽然没有子嗣,但中国的历史,已经将其名字记下。
但更多没有身份的小人物,如何给自己存在谋得不朽呢?普通人如何使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呢?
也就只剩下传宗接代这一途,知道自己在家谱里有着一定的位置,活人心安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