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CT是把PET与CT两种影像诊断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新型医学影像技术,通过PET的功能显像与CT的解剖显像技术互相结合,得到更为具体清晰的全身病变信息。PET功能显像技术能诊断出器官组织的早期和细微病变,但对病变区的生理解剖位置和病变区的形状诊断的不够精确,CT解剖显像技术则可对PET进行补充,精确地诊断出病变区的解剖位置和形状,两者融合可更早更精确地诊断出早期肿瘤病变。
PET/CT在肿瘤的早期诊断、肿瘤分级分期、肿瘤治疗评估中具有相当高的价值,但由于PET/CT检查会使用到放射性核素显像剂,对于一般人而言它不是常规体检必须,这也导致很多人对PET/CT检查的辐射剂量产生了误解,实际上PET/CT的放射剂量虽然会较CT等影像检查方法高,但其放射剂量是在可控范围内的,且一般PET/CT的复查是会有一段较长的时间间隔的,因此每次检查中的放射剂量对人体影响是相当微弱的,而且大部分的显像剂在注射后的几小时内就会随着尿液排出体外,所以大可不必谈PET/CT放射量就色变。
那么PET/CT检查的放射剂量在排出体外期间会影响身边人吗?
一般来说PET/CT检查后在造影剂未彻底排出前,的确会对周围人员造成一定的照射,但在24小时基本彻底排出造影剂后,周围1米之外的辐射剂量已经接近于自然界本底正常水平。
但是对于部分需要避开辐射范围的特殊群体而言,在检查者接受PET/CT检查后两天内尽量不要接触他们,此外检查者本人也尽量不要在检查后的两天内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以免影响婴幼儿、孕妇等对射线尤其敏感的特殊群体。
对于普通人而言PET/CT并不是常规检查项目,但若在其他检查中发现异常指标,如肺部CT存在可疑恶性,乳腺超声以及穿刺指示有可能为乳腺癌等情况下,则一定要及早行PET/CT检查,明确肿瘤的发展情况,及早制定更适合个人的治疗方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