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好几位小伙伴对我是如何用120天成功上岸这件事感兴趣,今天就来分享一下我的复习考研心得。
首先声明,我的方法不适用每一个人,因为每个人的基础不一样,努力程度不一样,内驱力或者叫原动力不一样。
简单介绍一下背景:
①我是2014年考上研究生的,距离现在已经过去7年,很多细节已经记不清了。
②一般是每年12月底研究生考试
③我刚开始没想好要考研,所以准备的时间比较晚,8月份才开始买复习资料,还记得那时候是李永乐考研数学,肖秀荣考研政治等等。
④考虑到毕业以后工作问题,当时如果本科毕业找不到什么好工作,所以干脆考一下研,搏一搏
⑤现在回过头来看,这是一个明智之举,考上研对我人生的意义非常重大,不然就没有现在这份好工作。
⑥前天刚好是教师节,在此感谢所有教过我的老师,如果不是他们的细心教育,我肯定也是考不上研究生的。
背景就介绍到这,下面正是开始分享我复习考研的方法。
这个学习方法是从刘媛媛的《精准努力》中看来的,只不过当时还没看过这本书,但用的方法却是大同小异。
这个方法是☞六步循环法
①自我定位
②瞄准目标
③制定策略
④执行反馈
⑤调整行动
⑥最终实现
![](https://img.haomeiwen.com/i20367868/28503da509bae17e.jpg)
1、第一步☞自我定位
这一步其实很关键,相当于对自己做一个评估分析,知道自己目前什么水平。
比如评估自己大概能考多少分,分析自己在哪个学科比较强,在哪个学科有弱项。
当时我的理科比较强,在高等数学和专业课方面基础还是挺好的,所以那么晚开始复习我还是依然有信心。
文科一直都是我的弱项,所以政治和英语偏弱,从小不爱背诵,也不擅长背诵,尤其是文字类的。
但是只要涉及数字或者公式,我的记忆力超强,从小对数字敏感,别人可能需要好几天才能记住的公式,我可能半天就记住了,这里不是我吹牛哈,确实如此。
2、第二步☞瞄准目标
这一步是最关键的,包括我现在做的所有事情,其实都是因为有一个清晰而明确的目标,在指引着自己。
有了目标,才会充满动力。从而才会有什么自律啦,执行力啦,内驱力啦,意志力啦,其实这些都跟我们是否有一个清晰而明确的人生目标有关。
我当时给自己定的目标是考370分(总分500分),包括四门课:高数、英语、专业课和政治。
我的预估是这样的,因为英语和政治比较难,这两门课加一起总共200分,那就定120分吧。
高数和专业课这两门课各150分,给自己定的目标是,高数120,专业课130。
这样总分加一起就是370,为什么定370分,因为根据往年录取分数线也就是在350左右。
3、第三步☞制定策略
即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相当于给自己制定一个学习时间表,每天学习多久,如何安排四门学科,什么时间段学习什么科目。
我当时是侧重学高数和英语,政治和专业课需要最后两个月突击一下。
那段时间,我几乎每天坚持找一个空无一人的教室或者去图书馆,因为一个人可以更加高效学习,无人打扰的学习场景可以提高专注力。
虽然感觉像是一个人在战斗,但是我们那时候玩贴吧,在贴吧里找到了许多考研的小伙伴,也加了QQ群,大家会互相鼓励,遇到不懂的问题,还可以互相交流题目。
制定学习计划表有一个好处是,学累了一门课可以换另一门学科,调节大脑思维,文理搭配学着不累。
后来在《认知天性》一书里看到过这种学习方法,就是穿插式学习,有助于记忆。
4、第四步☞执行反馈
在执行的过程当中,有三个维度的要求:
第一,及时开始,克服拖延症。
第二,必须要保持专注。
第三,这个专注度必须是持久的,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
基本上,我们做一件事情最后的成果如何,取决于以下几个要素。
效果=时间×精力×目标×策略×专注度×熟练度
说到专注,那段时间还是蛮拼的。
因为复习时间短,而且我们学校考研比例还特别低,只有10%,一个班40多个人只能上4个人。所以我需要更加努力,更加专注,才能保证考上。
那120天时间里,我几乎每天6点起床开始背诵英语单词和政治理论题,然后一直学到晚上12点,每天中午再午休1个小时,也就是保证一天7小时睡眠,其余时间都在学习和题海战术中。
在这120天里很少有娱乐时间,每个月好像就出去玩一天。还记得那年《中国好声音》非常火,那段时间学习累了就听听歌。
现在回过头来想想那段时间的自己好拼啊,后来才知道那种状态叫自律,叫做延迟满足,牺牲四个月的时间换取今后能考上研究生。
不敢说这一决定改变了我的命运,但至少从目前来说影响还是很大的,感谢当年拼命努力的自己。
最近看了一种对自律的观点,说自律其实不是没有欲望,而是一种更高阶的欲望,懂得延迟满足和延迟享受,放弃眼下一段时间的享受,换取未来自己想得到的更大目标。
李笑来老师说,要勇于做那些需要做很久才能获得收益的事情。因为所有需要做很久才可能获得收益的事情,都有同样的属性,那就是很久之后,但凡有收益那收益就会一定很大,并且还会不断扩大。
现在每天坚持阅读,思考,写作,健身,投资理财,冥想,早起等等无一不是做的时间越久价值越高的事。
5、第五步☞调整行动
这一点让我想到了PDCA循环,计划☞行动☞检查☞调整计划☞再行动。
当自己学习过程中发现还有弱项时,及时调整学习计划,将更多的时间分配在这些弱项上重点攻克。
6、最后一步☞最终实现
最后以360分第四名的成绩成功考上研究生,查成绩的时候还是挺激动的。
记得在出成绩的那一天,我发了一条朋友圈,四个字“天道酬勤”。
整个考研过程和复习方法就分享完了,希望对需要考研的同学有帮助。
这个方法可能在做题方法方面没有具体讲,只是在以后宏观层面进行分享。
关于做题方面如果只提一个建议的话,那就是直击本质各个击破,每道题都有它的题型,吃透这类题型就像是抓到这题的本质,以后遇到类似题的时候套上就行。
总结一下,
这一套六步循环法:自我定位☞瞄准目标☞制定策略☞执行反馈☞调整行动☞最终实现,几乎可以用在任何你想实现的事情上。
最后再额外分享一点,
这两年来看了很多书,其中也包括一些关于学生时代可以用上的学习方法书籍,看这些书的时候,我就在想如果早一点看到这些书的话,成绩肯定会有所提升。
今天就讲这些学习书单分享给大家
1、《认知天性》
2、《好好学习》
3、《学习高手》
4、《学会学习》
5、《学习之道》
6、《终身成长》
7、《刻意练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