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脑风暴法的提出者是美国学者亚历克斯.奥斯本,是指精神病患者头脑中短时间出现的思维紊乱现象,病人会产生大量的胡思乱想,就是因为这种思维的高度活跃,从而产生的大量创造性假设。目的就是为了激发人类大脑的创新思维以及产生的新的想法和概念。
我们还需要提到的一个人是英国的大文豪萧伯纳,他曾经就苹果的简单交换提出了两种设想:两人交换苹果,那么最终只有一个苹果,但是如果交换的是思想,那将是绝对精彩的画面。而对于此,奥斯本非常赞同!
奥斯本本人是美国一家电讯公司的经理,为解决大雪经常性的阻隔通讯设备的数据传输,大家进行了一场精彩的探讨,要求是每个人独立的思考,说出自己的想法,不去想对与错。最终得出了一个绝妙的点子。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智慧的碰撞是多么的重要!
头脑风暴法就交流思想的形式可分为:智力激励法、默写式智力激励法、卡片式智力激励法等;如果按照会议的处理形式分类,有直接和质疑两种。同样存在一个问题:如何解决群体思维?群体思维是指在多数人商讨决策的时候,由于个人的心理因素问题,往往会产生大多数人同意于某个决策而忽略了头脑风暴本身。如此,就大大降低了头脑风暴的创造力,同时也影响了决策的质量。但头脑风暴就是这样一个可以减轻群体心理弊端,从而达到提高决策质量的目的,保证了群里决策的创造性。
头脑风暴法人物简述
亚历克斯·奥斯本:创造学和创造工程之父、头脑风暴法的发明人,美国BBDO广告公司(Batten, Bcroton, Durstine and Osborn)创始人,前BBDO公司副经理。是美国著名的创意思维大师,创设了美国创造教育基金会,开创了每年一度的创造性解决问题讲习会,并任第一任主席,他的许多创意思维模式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常有方式。所著《创造性想象》的销量曾一度超过圣经的销量。20世纪40年代,亚历克斯•奥斯本在其公司发起创新研讨。1953年和帕内斯教授在在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学院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创造学系,开始招收创造学专业的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1954年,奥斯本作为布法罗州立大学的董事会成员,促成该校建立“创新教育基金会”。
亚历克斯·F·奥斯本提出的最负盛名的促进创造力技法——头脑风暴法,所以大家都称他为“头脑风暴法之父”。这种方法的目的是通过找到新的和异想天开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亚历克斯·F·奥斯本思想:想象力是人类能力的试金石,人类正是依靠想象力服世界。
萧伯纳,(中文名:乔治·伯纳·萧)全名乔治·伯纳德·萧(George Bernard Shaw,1856年7月26日—1950年11月2日),爱尔兰剧作家。1925年因作品具有理想主义和人道主义而获诺贝尔文学奖,他是英国现代杰出的现实主义戏剧作家,是世界著名的擅长幽默与讽刺的语言大师,同时他还是积极的社会活动家和费边社会主义的宣传者。他支持妇女的权利,呼吁选举制度的根本变革,倡导收入平等,主张废除私有财产。
萧伯纳的一生,是和社会主义运动发生密切关系的一生。他认真研读过《资本论》,公开声言他“是一个普通的无产者”,“一个社会主义者”。他主张艺术应当反映迫切的社会问题,反对“为艺术而艺术”。其思想深受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及尼采的影响,而他又读过马克思的著作,不过他却主张用渐进的方法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反对暴力革命。
萧伯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