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了那就心无旁骛,投入心力才会有真实的体验和创造。
今天晨诵《红梅赞》节选,并补充了三份资料:一是这首歌是爱国歌曲,是歌剧《江姐》的主题曲,二是江姐的生平经历,三是推荐书籍《红岩》,让孩子们理解江姐就象红岩上傲立雪中的红梅花一样,诵读时的情感节奏就会有明显的提升了。诵读中不由地链接到了第八单元的“美好品质”,以及白求恩、赵一曼这些伟大的革命先烈,想到了最近诵读的主题“拥抱冬天”,内容都是与梅花有关的诗词。如果举行一次诗歌朗诵会肯定特别好。
趁孩子吃饭,一个人在教室练习演讲,被吃饭回来的孩子看到了,还提出想看。第四节课就在教室给孩子们演讲了一次,也是和孩子回顾共同走过的足迹,不出意料,收获了无数崇拜的眼神。
阅读和二课验收年会节目和演讲。初中两位老师的结构是教学成绩、管理关爱、师德赞美与个人对职业的情感。高中雷志芳老师的声音、节奏和气势,跟平时柔弱的样子完全不同。团队合作的描述值得学习,有精确的分工,有具体负责人和明确任务,体现了充分发挥个人特长让集体智慧最大化的优点。高中王小洋老师一改去年的激情,娓娓道来和上一届高三孩子们的故事,听到他说,和孩子们一起醉,一起唱,一起哭,害怕别离时,我感动极了。当听到说去年的“师者如光 虽微致远”,这束光并未散去,而是化作点点星光继续照亮的时候,也道出了教师职业的平凡和伟大。小学另外两位老师,一位职初青年教师,用爱让一言不发的孩子变得活泼,这就足以。一位音乐老师在各种赛事获大奖无数,热爱和付出自不必说。反观我自己,我的老毛病又出来了,少了很多自信。接纳自己并能正确评价自己,善待自己,善待人生。
晚饭后的自由阅读时间是孩子们最惬意的时刻。下课时间一堆孩子围过来想跟我分享自己喜欢的书、喜欢的故事情节。俊翰喜欢科学类的知识,桐欣说跟着雨来一会开心一会担心。依霖说“闪闪的红星”读了五遍,每次都忍不住想哭。志远拿着儿童版《红楼梦》《水浒传》,特意让我看“武松打虎”,说他很喜欢,还说四大名著分别是什么书。我鼓励孩子把四本都读一读。
今天计划完成七八两单元练习册,还剩两课未完,明天完成。晚自习综合复习第八单元,征询子皓的意见,是否愿意陪一鸣(学困生)一起学习,孩子开心地说愿意。学习过程多采用同桌合作读、上台答题的方式,很明显,小伙伴一起学习快乐更多了。
今晚是新网师《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和实施》课程的第八次课程,也是最后一次,时间冲突,只听了最后20分钟。李老师回顾了八次课程的要点,解读、目标、评价、指导、交流、总结和反思。并公布了过关作业,接龙统计了本学期的加分项。
反思:网师学习归根到底,还是要认真啃读课程书籍,认真听课并且是反复听,至少两遍以上才能真正领悟。其次才是写作业。如果仅靠使劲写作业,即便获得高分,那也属于三专模式中的“专业写作,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升”,收获是有限的。而“专业阅读,是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听课,就可以看作是“专业发展共同体,站在集体的肩膀上飞翔”。三者缺一不可。
课程结束之际,收获和成长不是看写了几份作业,获得了什么等级,因为这些都是外在的评价。郝老师说,生命发生裂变才是遇见。遇见一门课程,我们的认知、理念、实践、尤其是行走方式发生根本性变化了吗?回想前两年连连被评为“榜样学员”,正是因为心无旁骛。现在看到的越多,心也越贪婪了,停留在浅层区,没有沉下去,自然看不到课程旖旎的风景,即便染得一身花香,又怎比得上一朵具体的花更有意义呢!
晚安,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