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写作#第27天
“焦虑”是最近频繁出现的一个词。一个人偶尔焦虑是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因为焦虑作为一种情绪机制,它的存在具有很大的“生存价值”。焦虑与恐惧是源于同一种生理机制,只是在心理层面表现为不同感受罢了,目的是自我保护,因为每当大脑发现潜在威胁的时候,它就会通过释放皮质醇给我们信号,让我们采取行动,摆脱威胁。所谓的恐惧和焦虑,都是引起我们警觉的方式。
按道理说,如今我们生活越来越富足,日子越来越好,我们应该更加开心和快乐才对,可为什么不管在哪个年龄段或者收入阶层,都出现了这种越来越焦虑的现象呢?我认为,这种日渐增长的焦虑感,和这几年自媒体的迅猛发展所带来的所谓的“个体崛起”有着直接关系,而这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社会动物与生俱来的“比较”心态和“社会地位”意识。
不管承认与否,我们都会有意或无意地拿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在我们还小,还没有太强自我意识的时候,家长们就会时不时地拿所谓的“别人家的孩子”来“刺激”我们;在学校,考试排名则是另一种拿“别人”来“刺激”我们的方式。这些手段是有效的,因为它符合人的心理。在学生时代,成绩是我们重要的与“别人”的对比标准,步入社会之后,这个标准则变成了收入、职位、车子和房子。
不过,这种“比较”心态其实并非人类的特有现象,而是普遍存在于社会性动物身上。这是因为所有社会群体都存在着等级现象,这是资源分配的重要依据,知道自己的相对地位能够有效地避免因争夺资源而引起的冲突:如果你发现对方比你的地位高,那么你就会很自觉让着对方,因为一旦发生冲突,受伤更多的一定是对自己。从这个角度来说,认清自己的“地位”很有必要,它能够提高生存几率。除此之外,“社会地位”还能带来极大的繁衍上的优势,因为对于雄性动物来说,更高的社会地位意味着更多交配权,而对于雌性动物来说,地位越高,后代的生存几率也就越高。
正因为地位能够带来种种生存和繁衍优势,大脑才会把地位的相对下降看成是一种生存威胁,一旦社会地位受到了潜在威胁,我们的大脑就会立马通过“焦虑”的方式来发出信号。不过这种地位的威胁通常只来源于与自己等级相当或者低于自己等级的群体成员:比我们地位高的人地位上升时,我们不会觉得这是一种威胁,但比我们地位低的人地位在上升,那么大脑就会把这种看出一种威胁而释放皮质醇,让我们进入警觉状态。
这就是为什么当我们发现身边那些原本和自己差不多的人比自己进步快或者发展好的时候,就会有一种焦虑感。不过,我们并不需要因此而感动羞愧,因为这是原始大脑的机制,不受理性大脑控制。这种焦虑感其实是件好事,如果我们能把这种焦虑感转换成一种前进的动力的话,因为它会促进我们不断学习和进步。当我们感觉到自己也在成长,在变得更好的时候,这种焦虑感就自然会消失。但是,怕就怕,有些人不选择用“自我成长”来缓解这种焦虑,而是想方设法用各种手段去阻止他人的成长与进步,或者任凭自己处于这种焦虑感中,却不采取任何行动。
为什么说社交媒体流行和自媒体的崛起让人变得越来越焦虑了呢?在社交媒体流行之前,我们接触的人是有限的,我们对他人生活状态的了解也是有限的,但是社交媒体出现之后,我们的“朋友圈”扩大了很多,我们对别人的生活状态(其实是别人想要我们看到的生活状态)也了如指掌。毫无疑问,所有人都会选择展现自己最好的、最值得展现的那一面,不尽人意的那一面只有自己知道。这就造成了一种假象:其他人都过得比我好。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平时刷完朋友圈之后,心中总有一种说不出来的不好的滋味。
自媒体快速发展带来了所谓的“个体崛起”,而媒体为了博得眼球,让这些人的“成功故事”听上去更励志,会刻意强调他们之前的“平庸”,例如相貌平平,出身在三、四线城市,甚至是农村,曾经收入只有三千,但是现在达到了月入几万等等。这种“平庸”能够让读者觉得自己的现在就是那些人的曾经,那些成功故事是可以被复制的。但是说来说去,那些所谓的“成功手段”和“努力”无非是读书和写作,于是,读书和写作变得空前流行,因为它们成了改变命运和社会地位的捷径。读书和写作原本是一件好事,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可是一旦与“功利”挂钩就变了味道,因为“功利心”会让人只读“有用”的书,只写能够吸引眼球的文章,这些行为实在无益于人的成长,只会让人的欲望不断滋长,变得越来越焦虑。即便有些人通过这些手段让自己的‘社会地位”得到了提升,他们依旧处于焦虑中,因为他们又有了新的比较对象。与此同时,自媒体继续把房车和收入当成社会地位和个人成功的评判标准,这又加剧了一线城市那些没房没车的人的焦虑。
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和缓解这种出现得越来越频繁的焦虑情绪呢?虽然这些焦虑来自原始大脑对我们的操控,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意识的干预来阻断这种操控。与此同时,我们可以把“焦虑”转换成一种积极的动力,并享受自己的成长和进步。
明天会接着写一些具体的建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