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5.19: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译文】5.19 子张问:“子文三次做宰相时,没感到高兴;三次被罢免时,没感到委屈。卸任前,总是认真地办理交接事宜,怎样?”孔子说:“算忠心了。”问:“算仁吗?”答:“不知道,哪儿来的仁?”又问:“崔子杀了齐庄公,陈文子抛弃家产跑了。到了另一国,他说:‘这里的大夫同崔子一样。’又跑了。再到一国,再说:‘他们同崔子一样。’再跑了。怎样?”孔子说:“算清白了。”问:“算仁吗?”答:“不知道,哪儿来的仁?”
【一点启发】孔子对伊子文评价是忠,对陈子文评价是清。忠是忠君爱国,清是洁身自好。这两者都是外在表现。孔子对一个人人是否达到仁的境界,是不敢轻易评价。未知,焉得仁:我们永远无法老穿一个人的内心。
【原文】子曰:“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棁,何如其知也?”
【译文】5.18 孔子说:“臧文仲养着大乌龟,给它住的房子,房顶呈拱形,柱子上画着水草图案,像天子的宗庙一样,这怎么算明智?”
【一点启发】蔡是指蔡国的一种大乌龟,藏文仲给乌龟盖豪华奢侈的房子,用的是给天子用的材料,孔子讽刺他,这是玩物丧志。
【原文】5.20: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译文】5.20 季文子遇事总要思考三次,然后才行动。孔子听到后说:“思考两次就可以了。”
【一点启发】一件事思考两次就可以,第一次思考优势,第二次思考存在风险。古代有一个话“筑室道谋,三年不成”跟每一人商量怎么盖房子,那房子三年也还盖不成。思考太多,反而失去很多机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