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制作丨古琴制作又称斫琴,是指对中国民族乐器——古琴进行精工细作的一种工艺技术,远在唐代前后时期就达到了十分精湛的程度。古法斫琴是指采用唐代传统方式精工细作的一种古琴制作工艺,它是融汇文化、艺术、音律、美学修养和木工、漆工等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技艺。
瑶琴声声斜阳里,诉尽平生痴_腾讯视频
匚 那是贫瘠且灿烂的年代
民国时期,衢州城里有位文人程礼门,生长于邑中巨贾之家,卒业于北京大学。程礼门擅书画、通岐黄、精音律、喜昆曲、一生酷爱七弦琴。其琴技一道师从于浙派古琴大家、一代名僧大休法师。程家藏万卷书籍,乐器盈室,琴谱、曲谱以及砚台、古墨等文玩甚多。彼时的衢州城,程礼门被誉为一代名士。
穿过衢州古城墙大南门的门楼,一拐就是衣锦坊。在这个老街区一间极其简单的店面里,我们见到了程礼门的弟子沈华龙。话题开启,老先生一时陷入了当年和老师学艺的悠长时光。在70年代,自小酷爱传统文化的沈华龙跟随老师学习诗词歌赋、音律、操琴。
他到现在还记得老师第一次弹琴的感觉,“把人引到琴声里面去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人们物质、精神生活都异常的贫瘠,而在古琴的世界里,沈华龙的却过得无比的充实。
匚 沧桑岁月里的得而复失
在跟随老师学习了两年的古典文化、古琴演奏后,沈华龙才开始学习斫琴。他到现在还记得老师的教诲:“要做琴必须先会弹琴”。程老先生以工尺谱教他音律,以减字谱教他指法,沈华龙学得很认真,“整个人都钻研到音乐中去了”。
程氏一门的斫琴技艺源自大休法师,古时很多古琴名家除了精于操琴,也善于斫琴。而大休法师传下来的技艺是与古代斫琴手法一脉相承,用的都是榫卯技艺。沈华龙在程老先生的指点下,花了一年多的时间,终于制成了一架古琴。他很兴奋,终于有一架自己的琴可以日夜弹奏了,乐极生悲的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琴被抄走了。
沈华龙很伤心,一蹶不振。这事很快被程礼门知晓了,嘱咐他晚上到家来,把一架大休法师亲手制作的仲尼琴给了他。在那个年代,出身豪门大宅的程礼门老人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生活穷困潦倒。而这位通透世事的旧时文人也清楚的知晓,越是艰难的时代,就越要保持精神世界的丰盈。
在那个夜深人静的晚上,沈华龙悄悄地把琴带回了家。从此他“躲起来弹,藏起来弹。”往后数十年,每日弹琴已经成为他的一种习惯。古琴,完全成了他的精神寄托。至于斫琴,那是再也没有的事了。那架老师所赠的琴,他始终视为珍宝。90年代末,一生清贫的沈华龙,面临着一个残酷的选择,“要么是房子,要么是琴。”他面对着老伴和已经成人的儿子,再看看一家三口租的小房子。一咬牙,把琴卖了。
匚 一生所痴 唯有瑶琴
没了琴的沈华龙,像是没了魂。那个年代,最便宜的一架琴,3000多,也不是他能负担得起的。这时候,他想起了当年自己做的那架琴,不禁开始动起了心思。当时也适逢衢州旧城改造,拆了大批的老房子。老木头是做琴的上好材料,沈华龙收购了一些房梁木料,重新拾起了自己放下几十年的斫琴手艺。一年后,他一气做出了4架古琴。
当时的沈华龙并未想过以琴为生,只是单纯得离不了琴。而当地媒体报道后,外界知晓了衢州城里有一位以榫卯技艺古法制琴的斫琴师,一时间,买琴的、学琴的、修复古琴的都来了,于是,沈氏古琴坊应运而生。沈华龙很是感慨,他要是不卖琴,也就不会去做琴,更不会有今天的琴坊。世事无常,得失之间,自有天定。
如今的沈华龙老人,因为身患疾病,做琴基本交给了儿子。他终日里主要是弹琴、授课,对于这样的晚年生活,他觉得此生已经没有遗憾。
唯一的遗憾,就是老师的琴,他知道那架琴最终辗转去了香港,他不愿去想,也不愿去提,身边人都知道,那是他心底的一个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