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猫的剽悍江湖写作营读书
当我和世界不一样,那就让它不一样 ——我读《离经叛道》

当我和世界不一样,那就让它不一样 ——我读《离经叛道》

作者: 甬上玫子 | 来源:发表于2017-03-22 20:55 被阅读192次

    今天早上,习惯性地点开“剽悍一只猫”小灶群的晨读材料,突然发现今天的内容居然就来自于我手边正在读的这本书《离经叛道》!居然和“猫叔”心有灵犀了,有点小激动。

    本书的作者是亚当·格兰特,记得不久前我还从图书馆里借过他的另一本书《沃顿商学院最受欢迎的课:付出与给予》。

    《离经叛道》这本书,给我的阅读感受和以前读他著作的感受一致:作者非常冷静且善于思考,创作中尤其注重用真实的论据和研究来证实自己的观点,让别人读了不觉枯燥,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了他的世界。

    他认为那些特立独行的人是这个社会最不可或缺的,鼓励这样的人大胆去做,并为其提供可实施的办法去创新和变革。“离经叛道”的意思是“要勇敢的与众不同,成为更好的自己,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并不是贬义。

    不久前,我也刚买来了另一本当下正热卖的书籍《巨婴国》,看过之后,愈加觉得《离经叛道》这样的书籍更有说服力,因为巨婴国的作者武志红更多的是主观地描述自身的观点,许多观点重复、无力,站不住脚,而《离经叛道》给我最大的印象是框架清楚,事例更是特别特别丰富,为了说明一个观点,作者往往会不惜笔墨,用上四五个事例去打动读者,而且所举事例非常典型,使人易于接受,可谓“一个故事胜过万千说教”。

                                                                                   关于作者

    亚当·格兰特(Adam Grant)是沃顿商学院最年轻的终身教授,连续四年被评为该院最受欢迎的教师,是“全球25位最具影响力的管理思想家”之一,曾入围《商业周刊》评选出的“40位40岁以下最优秀的商学院教授”。

    他是谷歌最推崇的组织心理学家,长期担任谷歌公司、强生集团、高盛集团、皮克斯动画,以及联合国和美国海陆空三军的资深顾问及演讲嘉宾,并作为“青年全球领袖”受邀出席世界经济论坛。

    他的《离经叛道》这本书获facebook首席运营官谢丽尔·桑德伯格作序,一经推出,就高居于《纽约时报》、美国亚马逊畅销榜首位。

                         创新并不意味着冒险

    年轻人常常会沉迷于听到的一些富有传奇色彩的创业故事,比如比尔·盖茨曾从哈佛退学创办了微软公司,就此成为世界首富。这样的故事“激励”着千千万万的孩子放弃了学业,心怀着致富之梦,走上了创业大道。

    可是,这本书却告诉我们不为人所知的事实:当盖茨在大二时售出一个新的软件程序时,他并没有退学,而是等了整整一年才离开学校。即便在那时,他仍没有退学,而是申请了休学,获得了学校的正式批准,他的父母还给他提供了一笔资金,从而平衡了风险。难怪有人会这样评价:“比尔·盖茨根本不是世界上最敢冒风险的人,更准确地说,他也许应该被视为世界上最善于降低风险的人。”

    再如100年前,当亨利·福特开始构建他的汽车帝国之时,他是爱迪生照明公司的总工程师,这使他有足够的时间和金钱做他自己想做的事情——研究汽车。在发明了化油器技术并在一年后获得专利权之后,他还继续在爱迪生照明公司工作了两年之久!

    像盖茨、福特这样的名人他们当然是敢于冒险的,只是他们更知道平衡风险而已。勇气固然很重要,但没有脑子的勇气是万万要不得的,只会让自己走上险路,会掉得很快,甚至死得很惨。

    真正成功的创新者肯定免不了要尝试崭新的东西,风险是显而易见的,但他们绝不是没看好路就往下跳的冒失鬼。Endeavor公司创始人兼CEO琳达·罗腾伯格就持有这样的观点——最好的企业家并不是那些追逐最大风险的人,而是努力将风险降到最低的人。

    生活中,我们也会发现许多的人热衷于给自己添加上“斜杠青年”、“斜杠中年”的标签,以跳出固有的工作圈,掌握更多新技能,有能力赚多份钱为荣。但是,如果要在某一领域做得更好,千万不能忘记的是,要确保自己其它领域是安稳的,尽量降低生活复杂度,尽量保持财务上不紧张,给自己留有后路。

    这本书也支持“平衡的风险组合”这一观点,支持人们用更稳妥的处理方式进行生涯管理,要使自己的主业与副业处于动态平衡之中,在养活自己的前提下适当地调整,也让爱自己和自己爱的人熟悉这一模式,消除顾虑。如果掌握不了平衡,生活的小船说翻就会翻,那么所谓“斜杠”,真的也就只是一个大坑而已。

                               高产不一定低质

    让我们先来看看这本书里作者为我们提供的一些数据:

    “莎士比亚曾在二十年中创作了37部戏剧和154首十四行诗,莫扎特在他35岁去世前创作了超过600部作品,贝多芬在一生中创作了650部,巴赫写了超过1000部,毕加索的全部作品包括1800幅油画、1200件雕塑、2800件瓷器、1.2万张图纸,更不用说大量的版画、地毯和挂毯了,爱迪生申请了100多项专利发明,拥有1093项专利!”

    我们常常会想,数量和质量是不可以兼得的。人们常常会把“少”与“精”联想到一起,把“多”与“滥”联系在一块,还会认为,你要想把工作做得更好,就一定要做得精,事实却证明这是错误的。

    工作中,生活上,我们会发现一些认死理的人,当他们执着于把一个想法变得非常非常完美再呈现出来时,往往会走入了死胡同,怎么走也走不出来。

    可是那些被人们称为天才的人,他们一开始只不过是奉献出了大量并不起眼的作品,在不断尝试不断试错的过程中,激活了越来越多的想法,乐于拥抱越来越多的变化,才一步步走向成功。

    就拿写文案来说吧,没有发现王子之前,就是要经历亲吻无数青蛙的过程啊!想得到一个好点子,有时候,你至少得先想出25个。也许,确有大师级人物一开始就能想出新点子、好点子,但平凡如你我,不经历“先排除那些显而易见的想法”这一基础阶段,是难以拥有最大的自由度去思考更遥远的可能性的。

    经常在简书和公众号上坚持创作的人都一样,为了给自己的文章起个好名字,往往会费尽心思。连公众号超级大V咪蒙都会为了给一篇文章取一个好标题,先想出无数个备选答案,何况你我!?没有量的累积,也难以达到质的突破吧。

    那些从事艺术创作多年的大咖,也往往会突然感到惶恐,生怕自己的表现不再令人们满意,他们为了提高对自身想法的判断能力,会用各种方法收集人们的反馈,把各种呈现都端到人们面前,看看哪些想法能够得到目标受众的订可与赞扬。君不见,现在许多演艺界的明星纷纷跨界试水,不断尝试新的可能,到达了一个又一个个人创造力的高峰。

    看看吴莫愁在《吐槽大会》上的妙语连珠,看看“华妃娘娘”蒋欣在欢乐喜剧人上的突破……人气之所以飚升,正是因为他们主动出击,寻求多种突破口,从观众那里得到了足够多的反馈,发现了自己更多的潜能,从而迸发出更大的潜力。

    一直梦想着憋个大招出来,这想法是没错,但是你确实这样就一定会憋出来吗?更靠谱的方式也许是小步快走,争取及时的反馈并快速生成,迭代出新。

                                                                        直觉一定是靠谱的吗

    人们往往会过份地相信自己的直觉,相信自己那无比神奇的“第六感”。直觉经常是靠谱的,因为直觉不是凭空就有的,它是建立在一个人大量的经验积累之上,以至于这种判断能力已经深入到了这个人的潜意识层面。

    越成功的人,就越会自信和执着于自己的直觉,有时,还会陷入过分依赖直觉的深渊。

    直觉一定靠谱吗?不!绝不是这样。直觉常常来源于个体的经验,而经验本身就不一定靠谱。

    当环境可以预测时,经验才是靠谱的,你才能相信自己的直觉。而当身边的环境已经在产生迅速变化时,经验更容易把我们带进坑里。

    比如说,新媒体风起云涌的当下,纸媒的许多经验已经不再管用了;一个人如果还用工业时代的思维,来应对和判断信息时代的发展,那也一定要大大地落伍了。

    这本书详细介绍了前苹果公司“大神”史蒂夫·乔布斯是怎样经历一次惨败的:他凭借直觉下赌注,对电动平衡车“赛格威”着迷到要向发明者迪恩·卡门投资6300万美元,遭其拒绝后又插手干涉,决定免费为迪恩·卡门提供半年的咨询,随叫随到。乔布斯被这个产品的创新性深深吸引,他凭直觉认为这一产品将成为革命性的都市人群代步工具。可是,现实却狠狠地打击了他的判断——由于价格过高,行驶道路不明确、使用场景受限等原因,赛格威的销量裹足不前,甚至被《时代周刊》评为过去十年来10大失败科技产品之一。

    经验是一把“双刃剑”,它让直觉变得准确,提升人们对于新想法预测成功的概率。但是对于创新者来说,经验反而会束缚他们的手脚。

    作者还毫不客气地指出,过去越成功的人,在新环境中的表现越差,他们过于自信,不太可能听得进去别人的批评意见。当骄傲与成功同步而来,直觉只会让他们追随着错误的判断一意孤行,错得更远。

        谁说创新就只出自年轻人之手?

    我在想,不知道有多少中年人,看到文中引用著名的风险投资家维诺德·科斯拉的这段话时,内心的滋味会和我一样复杂难言。

    他说:“35岁以下的人是带来变革的人,超过45岁的人基本上就已经没有新的想法了。”在爱因斯坦20多岁发表惊人的相对论之后,他又提出了类似的看法:“在30岁之前没有对科学做出过巨大贡献,以后就永远也不会做出了。”

    可悲的是,还真的有大量的创新者确实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失去创新精神。就像爱因斯坦那样,当他的相对论给物理界带来重大变革之后,他公开反对量子力学,而量子力学却成为该领域的下一个重大革命。爱因斯坦感叹:“为了惩罚我对权威的蔑视,命运让我自己成了权威。”

    本书举出大量的例子,证明有的人是年轻时就攀上事业顶峰,但也有很多人是年纪更大时才攀至顶峰的。比如医学界49岁才发现大脑左右半球分工的詹姆斯·沃森,影视界在59岁、60岁、61岁这三个生命节点才分别拍出人生中最热门的三大电影的希区柯克,诗歌界40岁以后才完成自己人生92%优秀作品的罗伯特·弗罗斯特……

    作者以大量鲜活而有力的例子,向我们证实:耐心等待的人会有所收获,年轻的天才适合短跑,但要成为一名年长的大师,你要有足够的耐心跑完马拉松。这两者都会通往成功。

    在被那位风险投资家的断言打击得说不出话来之后,再看到作家丹平克的这段话“不是每一个没有成就的65岁的人都是未被发现的实验型创新者,但这一想法或许会增进那些不屈不挠、不断尝试、无所畏惧的人的决心”,我不禁释然了,且对未来充满了更多的信心。

    我想,以后再遇到只拿“年轻”二字和我们“中老年人”叫板的小年轻时,我会更有底气,更加淡定——是呀,你说得没错。我是老女人,但也是值得骄傲的老女人。年轻是值得骄傲,但不必太轻狂。谁没有年轻过?你,老过吗?更何况,你确定自己能越老越睿智吗?到了真正老的那一天,我们的老,如果一定要拿来比较,那就请拿来比一比谁在岁月里更有耐心,更能进化为更好的人。

                            往桌前坐才有机会

    这本书中提到的许多名人,如乔治·华盛顿、马丁·路德金或是日心说的哥白尼,他们都是随着命运的洪流,被推到聚光灯下的。普通人害怕变动与亮相,总觉得自己不配合现在的地位和角色,总是在不停地低估自己。

    可是,正如书中所说:地位不是别人给予的,必须是靠自己赢得。是啊,稻盛和夫不是也曾说过“要在漩涡中间工作”吗?要想成就某事,就必须成为“自燃型”的人,不用点火,就能熊熊燃烧,不畏惧,不逃避,勇敢迎接更新更难的课题,并战胜他们。

    如果我们不去做,就永远不会知道自己也可以,也能行。必须逼自己学会适应“强”这个字,强行把自己置于桌前,也许,天生讷言的你也会有逼出智慧的时候,说不定还会发现自己身上能言善辩的新大陆呢!

               头胎和二胎的孩子有啥区别

    作者在第六章中提出一个有趣的理论:“选窝”现象。

    他提示心理学家的发现:“一起长大的孩子并不比不一起长大的孩子具有更多的相似性”——当弟妹出生后,长子感到危险,他强调规则并维护自己对弟妹的权威,为后出生的孩子反叛做好了铺垫。

    而那些后出生的孩子呢?他们面对直接与哥哥姐姐在智力和体力之间进行竞争的局面,只能选择用不同的方式脱颖而出。

    心理学家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不论男女,长子在决断性和主导性上的分数明显更高,后出生的孩子会不和他们相似,主动寻求走不同的道路。看到这里,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我们中国人会说“大的更懂事,小的更聪明”了。难道不是吗?先出生的孩子先占据了地盘,先入为主,他们会更具备领导者的气质,想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而后出生的孩子为了突出自己的作用,只能选择走不同的路线——可能会变得更有趣,更具备创新精神。

    另外,作者还提醒我们注意,决定先出生孩子和后出生孩子区别的,还有父母的养育方式变化。父母是管得越来越松的,长子成长于成人的世界,而后出生的孩子会有更多的时间是在哥哥姐姐身上学习——“当哥哥姐姐充当父母和榜样的角色时,你就不会面对许多规则和惩罚,并能享受他们的保护。你也会最终更早地去冒险,因为你不用模仿成年人仔细考量后再做选择,只需跟随其他孩子就行。”

    当我们明白了这一点,就可以更好地面对多子女家庭的养育问题。另外,好玩的是,独生子女的性格会变得更难以把握,因为他们像长子一样,在大人的世界里成长起来并认同他们的父母,同时,又像幼子一样获得了很好的保护,更有可能成为特立独行的人。

                            读出来的疑问

    说了不少从本书中获得的启发,其实,阅读过程中也是有一些疑惑的。

    首先,这本书的逻辑不是很清楚,各章节之间的联结显得非常生硬,仿佛都是在硬生生地转折,巧妙自然的过渡语言几乎一处也找不到。

    具体到文字中,表达的条理性也不太好,逻辑显得混乱,段落之间缺少衔接,句子和句子之间也是一样,有时让人读得“上气不接下气”。举个例子,比如书中P113中《创造力的两个生命周期》一节第一段,读了几遍,总觉得怪怪的,细细思索下,原来是缺少了一些类似“虽然……但是……”这样的关联词语来梳理一下句子的层次,所以表达显得不够顺畅,文意上也容易产生歧义。

    深究其原因,我想也许是原文本来就有此瑕疵,也有可能是译者对文字处理的精细度不够所致。

    小小的遗憾,不能掩盖这本书的光芒,不管怎么说,这还是一本让我脑洞大开,并愿意诚意向别人推荐的好书。

    内容上,它刷新了我的许多认知,让我懂得了不少以前模糊的知识,坚定了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写法上,让我更加明确一个判断:要用具体的事例说明问题,千万不要空发议论,言之无物,更不能用主观性的东西随意断言某个现象。

    难怪作者是沃顿商学院最受欢迎的教授,难怪人们评价沃顿商学院是全球最好的商学院,甚至某些排名优于哈佛,原来好书是会说话的——如此深入浅出,材料翔实,有理有据有观点的好书,就是最好的证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当我和世界不一样,那就让它不一样 ——我读《离经叛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oran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