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大熊自留地读书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25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25

作者: 孟铎 | 来源:发表于2022-10-12 17:57 被阅读0次

    第二十五章   更新的儒学:主张柏拉图式理念的理学

    程颐逝世二十二年后,朱熹出生。在这期间,曾孕育了灿烂文化的宋朝,在军事实力上远不及汉朝和唐朝,于公元一一二七年,北宋京城被来自东北的女真族金国攻陷,宋朝被迫迁都到杭州。就此,宋朝分为北宋(公元九六O至一一二七年)和南宋(公元一一二七至一二七九年)。

    朱熹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朱熹在中国学术史上,常被称为朱子。程颐开创的理学到朱熹而完成。二十世纪初,西方学术传入中国之前,程朱的理学始终是中国最有影响的哲学学派。

    新的儒家认为《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是儒家最重要的经书,称为《四书》。朱熹做的《四书集注》是他最重要的著作。

    公元一二七九年,元朝取代宋朝。公元一三一三年,元仁宗诏令,以“四书”为开科取士的标准,并以朱熹所作《四书集注》为解释“四书”的依据。明、清两朝沿袭元制,直到一九O五年,清朝政府废科举,办学校,才废除了这套做法。

    儒家思想在汉朝取得学术界的优势地位,重要原因是儒家成功地把思辨哲学与学问结合起来。儒家思想的这两方面特点在朱熹身上充分显示。他学问渊博,是著名的学者;他慎思明辨,是第一流的哲学家。几世纪来,朱熹成为中国思想界的主要人物,不是偶然的。

    “理”或原理

    程颐关于“理”的理论,到了朱熹这里,被阐述得更加明晰。他说:“形而上者,无形无影是此理;形而下者,有情有状是此器。”

    一切事物,无论是自然的,人为的,都自有其理。一类事物有一类事物之理,这类事物中的任何一件事物,一旦开始存在,这一类事物的理便进入该物之中,成为该物之性。一个事物之所以成为该事物,乃是由于其中之理。因此,按照程朱学派,事物分门别类,并非每一类都有“心”,即有“情”,但各类事物都有其特性,就是它们的“理”。

    举例,人未曾发明舟车之前,舟车的“理”已经存在。所谓“发明”舟车,无非是人发现了舟车之理,于是按照它去制成舟车而已。在宇宙未生成之前,一切“理”便都已存在了。《朱子语类》有一段话:“徐问:天地未判时,下面许多都已有否?曰:只是都有此理。”又说:“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有理。”这就是说,理是永恒的。

    太极

    每类事物都有它的“理”,这“理”便是事物之所以然,这“理”便是该事物的“气”,这就是说,“理”是事物的终极标准。整个宇宙也必定有一个终极标准;它是至高的,又是无所不包的。它包括了万有的万般之“理”,又是一切“理”概括,因此称为“太极”。朱熹说:“事事物物,皆有个极,是道理极致。总天地万物之理,便是太极。“

    由以上可见,太极在朱熹思想体系中的地位,相当于柏拉图思想体系中的“善“的观念,或亚里士多德思想体系中的“神”的概念。

    但朱熹的“太极”比柏拉图的“善”或亚里士多德的“神”的观念,更具有神秘性。因为,太极不仅是宇宙万有之理,同时还内在于每类事物的每个个体之中。“在天地言,则天地中有太极;在万物言,则万物中各有太极。”

    那太极是否失去了统一性呢?朱熹回答,否。“本只是一太极,而万物各有禀受,又自各全具一太极尔。如月在天,只一而已;及散在江湖,则随处可见,不可谓月已分也。”

    在柏拉图哲学中,理念世界和感觉世界的关系,以及“一”和“多”的关系,怎样解释也是难题。朱熹也遇到同样的难题。用月亮来解释,本事佛家常用的比喻。至于一类事物之理和个别事物之理之间的关系,如果有人要问,朱熹可能也会用月亮来打发。

    “气”

    如果存在的只有“理”,那么世界只是一个“形而上”的世界。但是,由于有“气”的存在,才有了我们的物质世界,当然,在“气”之上还有“理”作为模式。

    任何个别事物乃是气的凝聚,但这个别事物不是独立自存的,它还是一类事物中的一份子,是按照这类事物的理的模式而凝聚的。这就是为什么任何时候气的凝聚总有理在其中。

    关于理和气孰先孰后,这是朱熹和他的门生讨论很久的问题。

    他的中心思想是认为:“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但是,因为时间和气是同时存在的,若没有气,便没有时间,因此不能说今日有是理,明日有是气。另一方面,理是永恒的,永恒进入时间,又超越时间,因此把理说成在气(时间)之后开始存在是荒谬的,因此提出“理和气孰先孰后”的问题,在宇宙本体论上是没有意义的。说“气的开始”意味这先有时间后又气,是事实上的谬误,而说“(永恒的)理的开始”则是一个逻辑上的谬误。

    另一个问题,如果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维来说,理和气之间,哪个是“第一推动力”?

    理自身“缺少意志和设计,没有创造力”,所有不能成为“第一推动力”。但理的自身虽不动,在它的“纯净、虚空又广阔的世界”里,有“动静之理”。气一旦“禀受”了动静之理,它就开始“动”或“静”,气之动者称为“阳”,气之静者称为“阴”。按照朱熹的解释,中国宇宙论的二元因素就是这样由来。他说:“阳动阴静,非太极动静,只是理有动静。理不可见,因阴阳而后知。理搭在阴阳上,如人跨马相似。”

    因此,太极如同亚里士多德哲学中的神,他虽不动,却是万物的推动者。

    阴阳相交,生出五行,由此而生成万物。朱熹的宇宙论对周敦颐和邵雍的理论一大部分都是赞同的。

    性和心

    由上可知,朱熹认为,每一事物从生成时便有一个理居于其中;理使事物得以生成,并构成事物的本性。

    人和万物一样,是具体世界中的一个具体事物。因此,人性就是人类的得以生成之理居于个别人之中,朱熹赞同程颐所说“性即是理”。这个“理”不是宇宙之“理”,而是个体所禀受的“理”。

    一个人必须禀气而后生。人类之理是共同的,但人各有不同,是因为所禀受的气不同。禀气之清者,为圣为贤,如宝珠在清泠水中;禀气之浊者,为愚为不肖,如珠在浊水中。这是朱熹所说的“气禀“。

    这也就是朱熹关于恶的来源的学说。柏拉图早就指出,人形成个体,必须有质料的具体化,这个具体化的人必然不及人的原型理念那样完美。好像任何具体的圆形必定不像“圆“的理念那样绝对的圆。这是现实世界无可避免的厄运,现实世界中的人也不例外。朱熹说:“却看你禀得气如何。然此理却只是善。既是此理,如何得恶?所谓恶者,却是气也……”

    这里的“气质之性”指一个人所禀受的天性。帕拉图说,人的天性总是向着他的理念原型,总是达不到那理念原型。朱熹把理原来的普遍形式称为“天地之性”,以和人所禀受之性相区别。这种区别解决了关于人性善和人心恶的争论

    在朱熹的理论体系中,人性和人心是两回事。心和其他事物一样,是理加上气之后的体现。心是具体的,性是抽象的。心可以活动,例如思想,感觉,性却不能有这些活动。朱熹说,性即是理,没有形影。就人来说,仁、义、礼、智是性,这四者没有形状,只是理。但有了这些道理,便能恻隐、羞恶、辞让、是非,这就是孟子的德之四端。

    朱熹为孟子的学说提供了形而上学的根据。根据朱熹,四种恒德是性,德之四端则是心的活动。我们只能通过具体,才能认识抽象。只有通过心的活动,才能认识人性。

    但陆王学派认为心即是性。这是程朱和陆王两派思想分歧的一个主要问题。下一章讨论。

    政治哲学

    如果世上每一样事物都有它的理,那么,国家作为一个具体存在的事物,也必定有国家和政府的理。如果国家和政府都是按理组织、按理行事,它就安定兴旺;否则,它就瓦解而陷于混乱。

    孟子把治国之道分为两种:王道和霸道。朱熹为孟子的政治理论也提供了形而上学的论证。

    修身养性的方法

    修身养性的方法是什么?朱熹认为,每个人,每一事物里面都有太极,太极便是万物之理的总体。因此,万物之理,俱备于我。但是人由于禀受有不足,因此未将万物之理充分表现出来,如同珍珠湮没在浊水里。人所当做的就是把珍珠再现出来。所用的方法便是程颐已经说过的两个方面:“格物致知”,即对外界事物调查研究,扩大自己的知识;以及“用敬”,即专心致志,心不旁骛。

    为什么不从“穷理”,而从“格物”入手?朱熹说:“《大学》说‘格物’,却不说‘穷理’。盖说穷理,则似悬空无捉摸处。只说‘格物’,则只就那形而下之器上,便寻那形而上之道。”通过“格物”以“穷理”,既领悟了理念的永恒世界,又领悟了自己内心之性。越多领悟“理”,也就越多领悟“心性”,它通常被人的禀受所蔽,人通过“格物穷理”,使“理”这个珍珠再现

    朱熹的精神修养方法和柏拉图的方法十分相像。他认为,人性中原有万物之理,和柏拉图讲人有“与生俱来”的宿慧也十分相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2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otxzrtx.html